论文征集专题

联合专题一: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
召集人: 吴福元 丁 林 高 锐 侯增谦 金之钧 王 强 杨志明 万 博
特提斯构造域是指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长期演化的特提斯洋新生代期间最终闭合形成的区域,其西起欧洲西部,东部到达澳大利亚东北部,包含了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纳托尼亚高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印缅山脉等,长达15000 公里,宽约5000 公里,是全球大陆地质现象最全面、地球科学研究内涵最集中、矿产和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域。该区域是研究大洋开启与闭合、地球层圈相互作用过程与环境效应、战略性矿产资源形成机制的经典地区,也是研究地球系统科学、大陆动力学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理想天然实验室”。近年来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等陆续布局了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专项等用于开展特提斯构地球系统过程及其成矿、成藏和古气候环境效应,如:①大陆裂解-聚合和大洋开启-消亡的规律与深部地球动力机制;②山脉或高原的隆升、扩展过程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③域内战略性矿产资源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形成机制及资源潜力;④域内油气形成机制、储存特征及资源潜力;⑤特提斯演化与气候环境变迁的规律等。热忱欢迎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博士后、研究生参与本专题讨论,并希望大家积极向本专题提交摘要。


联合专题二: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
召集人:肖文交 王 涛 刘永江 周建波 赵 亮 陈正乐 聂军胜 毛启贵 吴昌志 敖松坚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也是全球三大重要成矿域之一,具有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为全球大地构造和成矿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地区之一。本专题将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科学家从中亚、我国新疆、内蒙古到东北及国外邻区的相关岩石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矿床学和环境变化等方向的新发现和新认识,聚焦于中亚成矿域俯冲增生和复合造山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岩浆流体作用、大规模成矿及其环境效应等,为研究中亚造山带的学者提供一个观点交流、思想碰撞、共同提高的学术平台。


联合专题三: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中新生代地质演化
召集人:徐义刚 郑永飞 金之钧 孟庆任 李正祥 胡瑞忠 陈 凌 李忠海 孟庆仁 孙卫东 许文良 林 伟 李洪颜 杨进辉
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在东亚大陆地质演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导致华北克拉通破坏、华南大陆再造和东北地壳增生,形成东亚边缘海、含油气盆地和大规模金属矿产资源。近年来,我国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本专题拟就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多学科交流和讨论,热忱欢迎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地球物理、海洋地质、地球动力学模拟等领域学者的积极参与。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科学问题:①太平洋板块的漂移、俯冲历史重建;②古太平洋俯冲的起始时间、俯冲方式和过程;③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大陆构造演化及岩浆-成矿作用;④东亚大地慢楔的形成与壳幔物质循环;⑤西太平洋俯冲如何影响地表过程、古生态变迁及生物演变;⑥东、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异同和对比研究。


联合专题四:地质时期全球板块重建及地球动力学过程
召集人:李正祥 张国良 张 健 李海鹏 刘 曦 曹现志
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使我们革命性地认知了地球表层100-300公里厚的岩石圈板块之间、以及与软流圈的互动是如何塑造现今地球的河海山川以及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的。最近三、四十年取得的一系列新突破更使我们能够开始把板块构造与地球深部构造,包括下地幔甚至地核,以及地表的水圈、大气圈、生命圈,作为一个有机互动的地球系统来研究;而在时间尺度上则从显生宇迅速扩展到了地球早期。本专题拟通过把不同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大数据、计算机模拟等手段结合起来,把全球洋陆板块再造推到地球早期,并探索板块构造起始时间,其风格与方式随地质时间的演变,以及与之相应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1)太阳活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
召集人:汪毓明 冯学尚 李 波 何建森 张全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空间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日益密切。太阳是空间天气的源头,各类太阳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将太阳上释放的能量向地球和行星传输,如持续吹拂着的太阳风、剧烈爆发的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ME)等。这些结构经由日球层空间传播后到达地球和行星,并与地球和行星所处的空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引起一系列的扰动现象,从而导致空间天气的变化。剧烈的扰动往往还会形成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安全。本专题旨在利用观测、模拟和理论解析等方法,对太阳活动的发生、发展和传播等各个物理过程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从而进一步理解它们的空间天气效应,推动空间天气预报的发展。


(2)磁层中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
召集人:王荣生 符慧山 周 猛 杜爱民 陆全明
地球磁层是太阳风和地球内禀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太阳风将物质和能量输运入地球磁层,引起磁层内部的多种爆发事件,例如地磁暴、磁层亚暴和电离层暴等。爆发事件会影响航天、通讯和人类日常生活。爆发事件发生过程中,磁层各区域发生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使磁能被释放及转移,使得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之间相互耦合。研究磁层中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可以理解太阳风磁层之间和磁层电离层之间的耦合过程,为有效避免和降低爆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本专题旨在探讨磁层中的各种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包括磁场重联,波粒相互作用,太阳风磁层耦合,磁层电离层耦合等物理过程,促进我国空间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3)行星物理学
召集人:史全岐 倪彬彬 郭静楠 林玉峰 吴兆朋
随着我国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的成立以及《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期刊的发展,我国行星物理学研究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本专题围绕行星、卫星、彗星等太阳系天体,涵盖的内容包括:① 行星大气与空间环境研究,包括行星大气层、电离层、磁层等;② 行星内部结构研究,包括行星内部构造、重力场、磁场、发电机理论等;③ 比较行星物理学研究,包括行星与地球之间、不同行星之间的对比;④ 多学科交叉研究,包括行星物理学与行星地质学、行星化学等方向的交叉,以及对行星整体演化历史的探索;⑤ 与行星物理学有关的其他研究,如探测计划方案、仪器设计、探测器轨道设计等。


(4)火星表面物理场
召集人:葛亚松 鄢建国 王华沛 张铁龙 梁旭东
随着我国火星探测计划“天问一号”的实施,我国行星物理学研究进入了崭新的一个阶段。天问一号将通过环绕器、着落器和巡视器一步实现对火星“绕落巡”的科学探测,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对火星表面物理场的多手段立体综合探测。本专题围绕有关火星表面物理场的科学问题,涵盖的内容包括:①火星磁场研究,包括火星岩石圈磁场特性、磁场起源与演化、发电机理论等;②火星大气与空间环境研究,包括大气层、电离层、磁层等;③火星重力场与火震研究,包括重力场建模、火星内部结构等;④多学科交叉研究,包括火星物理学与火星地质、火星化学等方向的交叉;⑤与火星表面物理场有关的其他研究,如火星物理场探测技术、火星探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等。


(5)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召集人:王世民 蔡永恩 孙 涛 罗 纲 胡 才
揭示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演化是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的一个根本目标。由于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地球与行星动力学研究需要将理论模型的探索与多方面的实际观测资料以及岩石矿物物理性质计算与实验数据有机结合,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本专题旨在交流和讨论地球与行星内部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以下内容:①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②岩石圈动力学、核幔动力学;③高温高压岩石与矿物物理学;④构造物理学;⑤地震地质学;⑥地球与行星动力学数值模拟和解析计算方法。


(6)月球及行星测绘遥感和重力场
召集人:李 斐 邸凯昌 童小华 吴 波 赵双明 凌宗成 吴昀昭 法文哲 刘 洋 张吴明 程维明 万 刚 张 鹏 刘 斌 叶 茂
月球及行星测绘遥感和重力场是月球与行星探测工程任务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持续实施的月球及行星探测重大工程任务对测绘遥感技术和产品有强烈的需求,对测绘遥感的精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题旨在展示和交流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月球及行星时空基准与导航定位、月球及行星遥感制图与形貌分析、月球及行星光谱分析与浅表层物性反演、月球及行星重力场与内部结构。本专题由中国测绘学会深空探测遥感测绘工作委员会召集。


(7)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王志 包雪阳 薛雅娟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的损失,称之为衰减,通常用Q值来衡量能量损失的多少。Q值,与地震波速度一样,是地球介质的基本属性。快速发展的现代仪器装备能够准确地记录地表运动信息,并可据此重建介质Q值结构,进而实现通过地震波从认识地下结构和物质成分到探测物理状态的跨越。深部Q值成像不仅需要了解波传播规律,而且需要对观测资料、实验数据、背景噪声和台基效应等引起的不确定性进行适当的统计处理。会议专题欢迎在以下(但不限定)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粘弹性波传播理论的最新进展、有关振幅衰减机制的物理实验观测、地震波振幅数据处理和Q值测量方法、波速与Q值联合成像、Q值补偿与偏移成像、深部Q值成像及其对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揭示意义等。


(8)多次波地震勘探
召集人:卢绍平 王一博 张乐乐 郑忆康 赵 杨 马 玥
勘探地震成像是一个非线性问题。传统方法将该问题简化为一个线性过程,降低计算难度的同时,损失了准确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勘探需求。如何有效利用地震资料中的非线性信息(多次波信号等)是当下勘探精度提高的突破点。本专题聚焦非线性地震偏移成像新理论及方法研究,包括:多次波成像、Marchenko成像、全波场成像、联合反演、多次波分离、多次波压制等等。


(9)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召集人:刘伊克 杨顶辉 张振东 李小凡 符力耘 赵志新
本专题为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主要包含地震波传播理论、地震成像方法和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聚焦以下四个方面内容:①地震波传播的高效数值模拟方法,②地震波全波形反演方法的研究;③地震偏移理论及方法研究,④地震学理论方法研究。


(10)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地下结构成像及介质变化监测
召集人:姚华建 王 涛 李红谊 罗银河 王宝善 郑 勇
基于地震和背景噪声的面波成像方法已成为从近地表到上地幔结构及其各向异性的重要研究手段;此外,背景噪声互相关尾波及地震尾波干涉方法现已被广泛用于监测地下介质及建/构筑物波速随时间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短周期密集台阵、分布式光纤等观测手段也为高分辨率地下介质成像和变化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本专题欢迎利用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法研究不同尺度地下介质结构(包括速度、衰减、各向异性、界面等)及其变化方面的研究投稿,也欢迎其它与背景噪声及介质变化等相关的研究投稿,如密集台阵背景噪声/面波资料处理方法、背景噪声体波信号提取和成像、背景噪声与体波/面波等其他手段的联合反演、面波H/V谱比法、利用背景噪声提高地震定位精度、噪声源产生机理及定位等相关研究。


(11)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
召集人:高 原 王 赟 吴庆举 艾印双 杨顶辉
壳幔各向异性观测与解释,各向异性理论、实验与地震波传播,地震各向异性成因机制与成像,本性各向异性与等效各向异性,S波分裂,不同尺度各向异性模型与数据融合,双相介质、多波多分量、海底与井间地震各向异性,可控源地震观测技术,各向异性数据处理及适用性技术,地震各向异性在资源勘探、工程勘查、岩石物理实验、地震预测、深部构造和深部动力模式等研究中的应用等,以及其它地球物理各向异性研究。


(12)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技术与应用
召集人:泽仁志玛 罗志才 史建魁 宗秋刚 张效信 申旭辉 吴立新 常晓涛 熊 超
地球物理场是地球宜居环境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物理场。地球物理场卫星探测技术的发展改写了人类对地球物理场状态的认识,人类先后获得了全球地磁场、重力场及电离层环境观测信息,逐步利用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通信导航、国防安全等诸多领域。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地球物理场卫星探测计划,其首发星张衡一号目前已稳定在轨6周年并继续超期服役;2023年5月澳科一号卫星已经发射;2024年12月张衡一号02星预计发射入轨,届时我国将具备地球物理场探测星座探测能力。按计划我国还将研制发射张衡二号重力梯度卫星。本专题拟围绕地球物理场卫星数据定标与数据处理方法、科学数据应用、载荷研发关键技术、多源地球物理场卫星数据融合分析以及天空地一体化协同观测与交叉校验等主题开展研讨与交流,推进全球地球物理场建模、地震预测科学问题探讨和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


(13)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
召集人:汤 毅 张晓东 胡天跃 张 怀 张 锐 阮爱国 周年庆 席继楼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信息中的应用方兴未艾,传统地球物理信息技术继续不断创新和发展,融媒体信息技术推动地球物理科普宣传与出版方面的进一步变革。本专题将重点开展如下几个方面的讨论:①国内外地球物理信息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②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在地球物理研究中的成果及进展;③互联网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云数据存储、区块链技术和数据通讯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地球物理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④数据出版和科普传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等。


(14)智能物探与智能油气田关键技术
召集人:杨午阳 陈文超 马坚伟 魏新建 伍新明 李海山 吴海莉 刘树仁
以油气物探、地面工程等领域海量数据、强大算力支撑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手段的智能化技术发展必将成为油气勘探与工程等领域技术升级转型发展的关键。本专题拟针对智能物探与智能油气田发展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问题、典型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等进行研讨,进而达到技术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拟交流内容包括:①智能物探与智能油气田理论;②标签数据集建立;③油气大模型建立方法;④智能地震处理、解释方法;⑤智能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⑥油气生产物联网与知识图谱;⑦智慧油气田关键技术与应用案例;⑧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等。


(15)海洋地球物理
召集人:徐 亚 王秀娟 夏少红 王大伟 郭振威 高金耀 丘学林 宋海斌
海洋地球物理在海底科学研究、海底资源能源勘探开发、海洋环境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持续推动,我国在海洋调查装备、技术、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即将全面建成,海洋科学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期。为促进海洋地球物理各领域的交流和发展,本专题交流内容包括: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新装备、新方法、新技术;海洋油气、矿产、水合物等资源研究新进展;全球海洋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及动力学综合研究;大洋钻探与综合研究;热液、冷泉、火山等海底环境与形成机制;海底流体活动、海底地质灾害研究;海底观测网、海底观测及原位探测、海底分布式光纤探测、地震海洋学、海洋碳封存地球物理研究等新兴方向内容。


(16)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
召集人:赵国泽 黄清华 王绪本 胡祥云 汤 吉
“地球电磁学”已经发展为具有近30种分支技术和方法的重要地球物理学科,称其为“电磁地球物理学”已成发展趋势。在理论研究、仪器研制、数据处理、2D/3D正反演以及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应用成就。天然源和人工源两类电磁方法的发展争相斗艳,地面电磁观测方法,海底探测、空间探测等领域都取得瞩目成就。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探测精度和应用效果的明显提高,在新老油气田勘探、非常规能源勘探、矿集区和深部找矿、地下水和地热探查、环境监测、工程勘查、华北/西北/青藏高原等许多重要地块或构造区的深部结构探测,以及地震等灾害的预测监测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认识不断涌现。本专题欢迎电磁地球物理学各领域及其它相关领域研究应用新成果的论文,特别欢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成果的论文。


(17)探地雷达技术新进展
召集人:刘四新 钱荣毅 冯暄 冯德山 傅 磊
探地雷达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探测地下目标的有效手段,是一种无损探测技术,与其他常规的地下探测方法相比,具有探测速度快、探测过程连续、分辨率高、操作方便灵活、探测费用低等优点,在工程勘察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探地雷达不仅广泛应用于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还在极地探测、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8)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检测和监测的前沿技术与先进装备研究进展
召集人:杨 进 钱荣毅 孙怀凤 肖建平 李 静 邵广周 傅 磊
本专题针对生态变化、环境污染、灾害预警、及地下水运移的环境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新软件、新成果及新应用,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学术交流:①固体废弃物及油气污染(油场、加油站等)的监测/检测技术;②土壤污染及水分变化监测/检测技术;③ 地下水资源环境(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大坝渗漏等)监测/检测技术;④矿山尾矿污染评价监/检测技术;⑤ 垃圾场泄露污染监测/检测技术;⑥ 道路塌陷、地下管线泄露监测/检测技术;⑦地质灾害环境(滑坡、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监测/检测技术;⑧智能地球探测及监测技术;⑨地球物理新软件和先进仪器装备;⑩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应用成果案例。


(19)城市地下介质成像和探测
召集人:夏江海 曾昭发 李 貅 田 钢 宓彬彬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地下空间需求将大幅增加。科学利用地下空间和合理保护自然环境要求对城市地下介质(0-200米)精细成像和精确探测。近年来,针对城镇环境噪声干扰强、类型多、时空变化大;因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叠置,浅地表介质极为复杂以及观测空间和方式受限等特点,浅地表地球物理在理论实验、仪器研发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有众多新颖的想法并开展了具有实效的研究。这个多学科专题欢迎所有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摘要。


(20)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
召集人:蔡红柱 底青云 徐佩芬 李 貅 殷长春 郭文波 沙 椿 刘 铁 胡 绕 李电波
本专题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申请。将围绕“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主题,拟聚焦但不限于以下七个专题征集论文,开展学术交流。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工程地球物理;②城市建设与更新中的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③人工智能+工程地球物理及大数据;④新能源探测、开发建设中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与应用;⑤大工程建设与城市地质安全地球物理探测检测方法技术;⑥新型智能化工程地球物理装备及应用;⑦工程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及创新应用。欢迎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校研究生投稿、到会交流。


(21)计算地球物理方法和应用
召集人:王彦宾 冷 伟 张 伟 刘 洪 刘红伟
科学计算是现代地球科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促进了地球物理信号提取、地球物理正演、地球物理成像、计算地震学、计算地球动力学等研究领域的进步。计算地球物理在地震学、地磁学、地电学、重力学、地球动力学、勘探地球物理学、空间大地测量学、空间物理学、行星科学等各个研究方向都有重要的应用,本专题为各个研究方向的计算地球物理方法和应用研究提供跨方向的交流平台,欢迎同地球物理正演计算方法、大规模反问题求解方法、信号处理新方法、海量数据处理技术、CPU/GPU并行计算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际问题应用等投稿交流。


(22)地学仪器的创新技术及应用示范
召集人:底青云 林 君 邓 明 王中兴 林婷婷 席振铢 陈儒军 王 猛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是矿产资源勘查的主体手段,我国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已经启动,为加强地球物理探测理论方法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我国地球物理探测装备高质量发展与自立自强,拟定本专题。会议拟邀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就地学仪器的创新技术及应用示范做会议讨论,并围绕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技术、全域立体探测技术、创新与前沿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球物理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示范与应用等内容展开学术交流。


(23)深地物理场观测与旋转地震学
召集人:王 赟 冯文帅 张 勇 郭玉胜 张 洁
在深部地下进行地球多物理场的观测涉及重力(引力)、地磁、电磁、地震波场等,且可以实现这些场的超高精度观测,从而推动超高精度仪器的研发,并促进与之相关的多学科交叉的系列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例如:在深地环境的超安静环境下,可以实现天然地震平动和旋转运动、重力场的长期、稳定、高精度四维联测,对于探索地震的产生机理、厘定地震前兆响应机制和震源机制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深地环境超洁净少电磁干扰环境下进行震电、电震、引力磁、地球旋转运动状态的高精度观测,有助于我们从震电转换机理、天然地震的电磁效应、引力波、地磁场起源等多个问题角度展开探索;配合以地基和天基的物理观测,有助于从根本上获得上述多个基础科学问题的解决;在深地原位观测环境中,在诸多人类相关和外源干扰可控的条件下,可实现超高精度的授时,大幅度提高量子传感的精度,降低本底噪声,实现多物理场耦合机制探索和相关高精度装备研发。


(24)极端环境地球物理探测、地质效应与可持续发展
召集人:邹长春 崔迎春 裴军令 孙淑琴 刘国峰 彭 诚
极端环境因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动态变化,以及蕴藏的巨大资源潜力,一直是全球科学研究的重点。深海、极地、青藏高原等地区,作为地球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极端环境,对其气候、环境和地质演变的研究,在解决全球变暖等重大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这些极端环境进行地球物理探测与研究,始终位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本专题旨在就以下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探索:①极端环境下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理论研究;②极端环境地球物理探测应用与地质解译;③极端环境下地质现象的成因与机制;④其他与极端环境地球物理探测、地质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研究成果。


(25)智能物探理论与实际应用
召集人:王文龙 杨 锴 杨继东 宋 超 张 欣 任玉晓 杨芳舒
近年来,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化物探技术有望突破传统瓶颈,在油气资源勘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实际场景中展现巨大的应用潜力。面对大数据、云计算的浪潮,如何有效实现物探领域的AI for Science已成为行业研究热点。本专题针对智能物探理论与实际应用方向征集如下研究成果:人工智能波场模拟理论分析;工程物探数据标准化与数据库构建;多源物探数据融合分析;人工智能反演成像理论及其应用;智能化地质构造解释技术及其应用。


(26)极地地球物理
召集人:崔祥斌 傅 磊 王一博 冉将军 郝卫峰 刘国峰 张 涛 安 璐 冯 伟 李泽峰
极地地球物理是测绘极地冰盖内部结构和底部环境、勘探极地大陆和海底地质构造的主要方法。国际上自第三次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极地地球物理得到了飞速发展,为认识南极冰盖和南极大陆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我国极地地球物理观测研究起步较晚,随着后勤保障能力的提升以及固定翼飞机、雪龙2号破冰船等观测平台的陆续入列,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专题拟围绕极地地球物理相关的‘空-天-地-海’探测技术、数据处理、分析解译、现场观测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促进合作研究和成果产出、推动极地地球物理的发展和壮大、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极地战略重大需求。


(27)综合地球模型与中微子地球科学
召集人:徐亚 李玉峰 高若菡 习宇飞 韩然 姜光政 李志伟 杨迪琨 王安东
地球中微子的发现与探测促进了高能物理与地球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我国江门中微子实验室、锦屏地下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均将地球中微子探测作为其内容之一,这些世界领先的大科学装置的运行将推动中微子地球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建立地球模型是研究地球内部物理、化学等性质的重要基础工作,同时也为地球中微子探测与综合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中微子实验站的建设运行推动了基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大量数据构建岩石圈综合模型的研究。为进一步促进地球科学与中微子科学的融合发展,本专题围绕广东江门、四川锦屏、南海等地区的综合地球模型研究,交流包括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模型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地球中微子探测与通量预测等内容。


(28)浅地表地球物理进展
召集人:李 静 李红星 田 钢 曹静杰 石战结 潘雨迪
近地表是地球介质最复杂,最敏感和最脆弱的部分,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部分,因此它成为地球物理学家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对象。近地表地球物理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测和研究近地表地球介质的物理属性,研究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提供科学方法、相关技术及观测数据,是近年来地球物理学中发展最迅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方向。本专题强调可应用于浅地表研究的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包括正演模拟技术、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仪器装备研发、反演与成像技术以及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资源勘查、环境、工程、防灾减灾等应用实例。


(29)应用地球物理前沿
召集人:李 宁 宗兆云 苏远大 王万银 刘云鹤
应用地球物理学发展迅速,勘测设备更新日新月异,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地质工程到资源勘探,从固体矿产到流体资源,从常规资源到非常规资源,领域十分广泛,且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涉及能源、资源、环境、海洋、灾害、工程、信息以及其它与地球物理相关的边缘学科。参会的论文内容重点强调创新性,可涉及应用地球物理学科(以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及测井等为主)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交叉学科渗透及前沿研究。主要范围将围绕以下重点:①国内外应用地球物理学的前沿研究,最新的研究成果;②应用地球物理学科现状及展望;③新技术、新方法、创新性的应用与综述;④地球物理与其它学科交叉的创新性应用。


(30)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召集人:詹仕凡 刘 洋 邓志文 常锁亮 陈同俊
地球物理是油气田和煤田勘探的重要技术,提高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分辨率、信噪比、保真度和成像精度以及获得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参数和储层参数,是近年来油气田和煤田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研究内容。本专题征稿范围包括: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复杂地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井筒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油气田和煤田地层参数反演及解释;高精度重磁电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及与油气田、煤田勘探开发有关的地球物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


(31)水资源地球物理精细探测与多场数据融合
召集人:胡祥云 叶天齐 毛德强 李 静 施小清 郭 立 梁 越 李 帅
水文地球物理,即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开展地下水文过程、水力参数定量化计算、含水层污染物迁移监测等水文环境问题研究。建立地下水高精度探测与评价体系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有效保护及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支撑。专题号召开展水资源地球物理精细探测与多源物理场数据融合研究,提升对近地表圈层多过程耦合的解译和认识,支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参会论文鼓励创新性及学科交叉,涵盖地球物理、水文环境地质、水文水资源、数据融合、深度学习等相关学科。专题将围绕以下展开:①地球物理精细探测与数据解译新技术;②地球物理探测在水资源、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③水文地球物理数据融合与模型同化;④水文地球物理学发展现状和展望。


(32)油藏地球物理
召集人:李景叶 曹俊兴 陈小宏 肖立志
常规、非常规、深层、煤岩层油藏地球物理,包括储层预测、油藏表征、油藏动态监测、裂缝性储层描述、和油气藏开发中的其它地球物理,以及非常规油气藏的源岩特性、脆性、各向异性和地应力的预测以及压裂过程监测等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实例。人工智能+地球物理、地震岩石物理、地震属性分析、叠后叠前地震反演、多波多分量数据处理解释、岩相识别、井筒地震、及其交叉方向等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实例。满足油藏地球物理需求的针对性数据处理和智能技术,包括地震资料目标性处理、测井曲线优化处理、解释等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例。


(33)油气地球物理
召集人:印兴耀 常 旭 毛伟建 刘 财 曹俊兴 黄旭日 李振春 杜启振
依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油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本专题聚焦以下研究方向:①复杂地区复杂构造油气地球物理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理论、方法与技术,有效提高双复杂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精度和效率;②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特别是“两宽一高”技术的新进展;③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技术;④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球物理方法与技术:与致密储层、页岩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开发相对应的地球物理理论、方法和技术;⑤海洋油气地球物理,特别是深海油气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技术。


(34)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
召集人:毛伟建 符力耘 马坚伟 杜启振 巴 晶
近年来,国家规划纲要做出了包括深地资源勘探开发的“四深”战略高技术部署。传统人工地震法在深地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高频地震衰减强烈、勘测深度有限以及横向、纵向分辨率低等问题,理想弹性介质波动理论难以精确描述深部非均质储层地震波规律。本专题针对深地资源地震勘探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征集如下研究成果:深部储层环境地震波传播机理及实验研究;宽频带波响应实验及多尺度资料匹配技术;深层岩石非弹性、声弹性、热弹性理论、实验及规律;深部储层地震波场模拟及同时震源地震数据处理、成像方法;储层岩石物理精细化建模方法;碎屑岩、碳酸盐岩典型深部资源岩石物理参数反演;储层流体高精度预测;深地资源地震勘探、开发应用示范。


(35)深部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与应用
召集人:吕庆田 汤井田 胡祥云 邓居智 汪青松
全球矿产资源勘查逐渐走向深部,不仅对深部成矿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更对勘查技术的探测深度、精度和分辨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专题围绕成矿系统三维结构探测、成矿系统“末端”示矿信息识别、深部矿产综合勘查技术和深部找矿实践等专题展开技术研讨和应用实例交流。专题欢迎地勘单位针对浅覆盖区找矿、基岩填图和老矿山深边部找矿的成功案例进行会议交流,共同为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提供技术支撑。专题将特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金属矿勘查专业委员会”的知名专家做特邀报告。


(36)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
召集人:殷长春 李 貅 孙怀凤 郭子琪 李怀渊 李军峰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勘探目标区逐渐向高山、沙漠、森林覆盖等地区延伸,同时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向广大西部无人区推进。由于地面人员难以接近这些地区,传统地面地球物理方法难以发挥作用。航空地球物理采用飞行平台搭载地球物理设备,无需地面人员接近作业区,非常适合我国广大西部地形及地表条件复杂地区。航空地球物理基于物理学原理,研究物理场与地下介质属性的关系,为资源勘探或工程勘察提供方法技术。本专题强调可应用于我国资源勘探或工程勘察的航空地球物理重、磁、电、放等技术新颖性和实用性, 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仪器装备研发、正反演模拟与成像以及在能源和资源、地下水和地热、环境和工程、灾害调查和预测、海洋和极地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37)煤炭资源与矿山地球物理
召集人:彭苏萍 程久龙 程建远 于景邨 杜文凤 吴燕清 张平松 郑 晶
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等技术的进步,我国高产高效矿井正在从综合自动化开采走向智能化开采。煤矿资源精细勘探是矿山智能开采的基础和地质保障,地球物理在这一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专题涉及如下相关技术:①煤田地质勘查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②矿山地球物理探测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③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精细探测技术;④矿山微震监测理论与方法;⑤煤层气、页岩气勘探与开发地球物理;⑥地质与地球物理新装备研发;⑦煤矿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地质保障关键技术与应用;⑧人工智能在矿山地球物理中的应用。


(38)井孔地球物理学及深部钻测技术
召集人:王秀明 唐晓明 丛健生 肖立志 汤天知 董经利
为增进井孔地球物理学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井孔地球物理学及深部钻测技术与多学科领域间的交叉融通,着力其在深地科探、地球信息井筒中观测与精细评价、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方面拓展新前沿、创造新知识、形成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和强化新应用,征稿内容:①深部钻测新理论与新方法;②测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③井孔地球物理场模拟与计算;④资源钻测评价新原理与新方法;⑤井中远探测及井间探测方法与成像;⑥地应力预测及裂缝探测与分析;⑦岩石物理学理论、方法与实验;⑧电缆及随钻测井新仪器与井下传感器技术;⑨测井和地震资料采集及联合反演、解释和应用;⑩过套管测井技术及固井质量评价新方法;?工程和开发测井新技术。


(39)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地球物理学应用
召集人:李 丽 曾祥方 张文涛
光纤传感技术在环境适应性、灵敏度、长期稳定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地球物理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针对地球物理场监测的需求,国内外发展了一系列高精度的温度、应变和地震波场等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温度梯度监测、应变监测、地震波平动分量和旋转分量的监测中,适用于井下、海底和冰冻圈等环境下,大大拓宽了监测网络,获得了大量高精度数据,推动了对断层位置、断层区热流、地震波场等问题的新认识。本专题主要开展以下方面研讨:①光纤传感技术进展;②地球物理场监测应用实例;③光纤传感器数据分析及应用。欢迎相关领域专家、研究生以投稿、参会等形式参与交流。


(40)资源环境的构造物理化学机理
召集人:吕古贤 张宝林 杨立强 王宗秀 焦建刚 胡宝群 方维萱 曹代勇 周永胜 韩润生 陈宣华 谭静强 王国光 付于真 马立成
“构造物理化学”基于“构造力通过改变压力、温度等物理化学环境控制地球化学过程”新思路,研究地壳同步发生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之物理化学机理,是我国地学工作者根据中国中新生代复合大陆特点,提出而兴起的地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新领域,在金属矿产、油气、煤田、地热、地震、地质工程、环境、灾害等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地球科学理论方法的创新领域。本专题的交流内容包括:构造成岩成矿、矿田地质与找矿、构造变形岩相填图、油气、煤田、地热、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高温高压实验、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等。


(41)井中多物理场探测技术新进展
召集人:洪德成 王 兵 葛新民 王 军 宋红伟 秦 臻 张泉滢 巫振观 郭宇航 王 磊
深层、深水及非常规资源的勘探开发为井中探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综合利用多物理场信息,实现“看的更真、测的更远、算的更快”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及多场耦合理论的发展,井中多物理场探测理论、方法与技术不断涌现。本专题旨在汇集青年学者,聚焦井中多物理场探测新技术相关的学术问题,围绕但不限于以下方向:①井中多物理场探测机理、多尺度成像方法新进展;②井中计算电磁学、计算声学、核物理场仿真及多场耦合模拟等算法前沿;③ 新型探测器设计及新一代井中探测仪器研制;④多物理场资料联合反演及国产处理软件研发;⑤水平井/随钻测井技术前沿;⑥上述相关方向的典型实例。


(42)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定位预测关键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与应用
召集人:柳建新 郭荣文 胡祥云 薛国强 金 胜 郭振威 曹创华
本专题围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定位预测关键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与应用,聚焦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定位预测中的:①地球物理勘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②勘探应用案例与经验分享;③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④多尺度、多地球物理属性三维成像;⑤基于多地球物理属性的矿与非矿异常区分;⑥人工智能识别与智慧地质建模等问题。


(43)最小二乘偏移与全波形反演理论方法及应用
召集人:黄建平 姚刚 刘定进 杨继东 廖建平 李闯
高分辨率地震成像与反演是油气及矿产资源勘探的核心技术。其中,基于线性反演的最小二乘偏移和基于非线性反演的全波形反演方法已成为地震勘探领域的研究热点。本专题聚焦于利用最小二乘偏移与全波形反演研究不同尺度地下介质结构及岩性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射线类及波动方程类最小二乘偏移理论方法最新进展;②全波形反演目标泛函优化、新型正则化及预条件算子、不确定性分析、高性能计算等理论研究及技术突破;③粘滞性、各向异性及弹性等复杂介质最小二乘偏移及全波形反演方法拓展;④陆上及海上典型探区最小二乘偏移及全波形反演应用实例;⑤下地壳及上地幔最小二乘偏移高分辨率成像及波形反演技术应用。


(44)多采样率地震勘探技术
召集人:倪宇东 陈生昌 赵 虎 林荣智 卞爱飞 曹静杰 王本锋 姜福豪
多采样率地震勘探技术(Multirate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ique,MrSET)是把空间规则采样、非均匀(非规则)采样、压缩感知随机采样等统一到一个框架下,从多采样率角度研究数据高保真采集与数据处理问题的新技术。多采样率采样能够最大概率逼近对空间波场的高保真采样,具有保护高频信息、对绕射波以及散射波等弱信号充分采样、减弱偏移噪音、高精度近地表结构反演等技术优势;数据重构与散射波成像等技术是多采样率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多尺度偏移速度场建模、分频多尺度去噪以及多尺度近地表结构建模等方法均可纳入多采样率数据处理技术框架下开展研究工作。MrSET将有巨大潜力成为(陆上、海洋)节点地震勘探时代常规技术。


(45)核地质与核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召集人:李子颖 郭庆银 程纪星 陈国胜 邓居智 张庆贤
铀矿是重要的军民两用战略资源,核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是铀矿地质找矿中重要的技术手段,新时期铀资源突破亟需铀矿勘查技术,特别是核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基于此,本专题主要交流和研讨铀矿地质与核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以及找矿新进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①铀矿成矿理论、规律、模式及标志研究新进展;②铀矿找矿新突破;③铀矿勘查技术及核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理论、方法、仪器设备研究新进展;④铀矿勘查技术及核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应用实践。


(46)复杂油气储层精准刻画与数字孪生油气藏
召集人:曹俊兴 黄旭日 王兴建 谢剑勇 漆乔木
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已转向深层超深层、非常规等复杂油气藏。复杂油气储层精准刻画涉及准确的时深转换、高分辨地震成像、准确的岩相岩性识别、多尺度断裂裂缝检测预测、可靠的孔隙度、油气饱和度、渗透率及岩石弹塑性参数的反演预测,以及地层压力、温度等的预测。本专题旨在为以上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侧重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方法技术的应用与数字孪生油气藏大模型的构建。基于AI的数字孪生油气藏是工业4.0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落地实现,预期将成为物探-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核心支撑技术。


(47)油气及新领域岩石物理与测井评价
召集人:余春昊 柯式镇 严良俊 郭同政 郭清滨 章海宁 周金星
随着油气勘探向超深及非常规领域延伸,随着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的推进,油气和新兴领域探测评价面临低丰度强非均质对象探测评价、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探测评价、地质工程一体化探测评价等技术需求和挑战。本专题欢迎广大学者专家围绕超深与非常规油气以及CCUS、地热、卤水、水合物、氦气、铀矿等新兴领域探测需求,就岩石物理实验和测井评价方法技术与应用方面积极投稿,深入交流探讨,为油气和新领域的高效探测提供技术支撑。


(48)金属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进展与应用
召集人:王学求 肖 都 许传建 谭捍东 文美兰 程志中
国家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找矿方向不断向覆盖区、高海拔、深切割等地区拓展,急需科技创新引领找矿突破。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具有高效、经济、绿色的优势,在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专题将展示运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金属矿找矿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探讨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研究进展,分享在覆盖区、矿山深边部以及综合方法应用等找矿经验,促进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


(49)城市与地下空间探测技术与进展
召集人:曾昭发 刘 斌 李 静 王 赟 韩 鹏 程 逢 郑忆康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建和老城区运行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由于城市与地下空间灾害的突发性、隐蔽性强等,探测难、预警难,地球物理学理论方法技术在城市与地下空间探测、监测和预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深度、高效、高精度的探测、监测和预警技术是了解、掌握、解决城市突发灾害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当前研究的瓶颈。本专题聚焦城市与地下空间探测、监测与预警地球物理方法技术、仪器装备研发、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实例,以解决城市与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地球物理问题为目标,加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学科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促进城市与地下空间理论、方法、仪器装备技术的系统发展及其与岩土和结构力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50)致密油气高分辨率地震成像与超分辨反演
召集人:高静怀 张 怀 王彦飞 张剑锋 高照奇 陶春峰
非常规油气资源量巨大,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主要的能源勘探开发目标。然而,作为最主要探测手段的地震波探测方法,其理论及方法都不能满足这类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需要,相关核心技术是国际竞争的焦点。本专题围绕非常规油气地震波探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展开技术研讨和应用实例交流,征集如下研究成果:非常规油气地震岩石物理、地震波高效数值模拟、高分辨率成像、地震信号多维度表征、储层岩性物性参数反演、典型工区应用示范、人工智能在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等。专题还将组织“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项目“三维地震成像的数学方法与超分辨反演高效算法”下属各课、专题,开展年度成果交流。


(51)区域地震构造及其地震危险性与地震灾害链
召集人:陈桂华 姚 琪 袁仁茂 鲁人齐 程 佳 许 冲 李 康
区域尺度构造系统是联系单个构造与板内块体尺度构造体系的纽带。相对板块尺度构造,区域构造系统往往具有一定的地质、地貌、地球物理背景的独立性,但它又是区域内单个构造的统一力学系统。利用野外调查、空间分析、模型计算等技术,在区域系统尺度分析内部构造变形分解、构造转换、深浅关系、强震迁移、地震灾害链等,探讨构造动力学机制,为合理分析区域构造变形、破坏性地震活动、地震危险性和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等灾害链的时空分布与演化等提供一种思路。本专题欢迎致力于区域地震构造时空演化及其控制的地震危险性和地震地质灾害等灾害链及相关方面研究的同行开展成果讨论、技术交流与合作。


(52)大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与预测方法和技术
召集人:黄辅琼 姚华建 陈界宏 刘洁 高永新 翁辉辉 杨小秋 王蕤
长期地震预报探索实践表明,5-6级中强地震的预测相对容易而7级以上的大地震往往漏报,即使全球公认的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震级也不是7级;8级以上巨大地震的预测/预报则成为全世界瞩目的难题。震源动力学理论研究表明,小地震和大地震具有不同的破裂过程。实际发生的大地震从起始到终止的过程与震源动力学理论之间的一致性研究无疑有助于突破大地震预测的瓶颈。本专题聚焦但不限于发生在中国大陆乃至全球的大地震的发震过程的回溯与总结,特别关注大地震孕育的构造条件与动力学环境、发生的物理机制与地震过程的模拟以及地震过程中的各种异常表现的系统性研究及其在临震预测中的应用。


(53)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和反演
召集人:王一博 张海江 常 旭 桂志先 梁春涛
微地震是一种岩石破裂时的声发射现象,由矿山开采、非常规油气储层压裂改造等自然和人为的活动产生。利用微地震可以监测地下岩石物理性质和应力的变化,为不同行业提供有用的地下介质信息。诱发地震是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如水库蓄放水、水力压裂、废水注入、油气开采等。诱发地震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灾害,因此查明其发震特点和诱发机理将有助于采取相应的对策。本专题主要研讨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问题,包括:微地震与诱发地震发生机制、响应特征、正反演方法、信号处理、监测和应用实例、监测仪器研发、以及相关联的交叉学科问题。


(54)诱发地震相关研究前沿、进展与挑战
召集人:江国焰 鲁人齐 李俊伦 储日升 房立华 陈海潮 俞红玉
诱发地震是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热点前沿。研究诱发地震至少具有三个方面重要意义:①有助于减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出科学应对策略,保障工业活动安全生产;②诱发地震与天然地震的孕震机制相似,通过研究诱发地震有可能为解决天然地震预报难题架设起一座“桥梁”; ③诱发地震研究涉及多个学科,有助于在学科交叉领域产生新的理论和成果,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本专题关注从地震学、大地测量学、构造地质学和地质力学等角度来研究国内外发生的诱发地震,包括但不限于:①页岩气开采、储气库、CO2地质封存、水库蓄水、地热开采等活动诱发地震的案例研究;②流体注采活动诱发地震的共性问题和风险管控措施研究。


(55)南北地震带和我国东北地区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召集人:雷建设 陈棋福 梁春涛 艾印双 何宏林
南北地震带和我国东北地区地质构造、深部地球物理场与动力过程具有独特复杂性。自 2001 年昆仑山地震以来,南北地震带相继发生了汶川、玛多、泸定等地震,伴随有腾冲火山作用。东北地区分布有珲春深源与前郭和通辽浅源地震,处于西北太平洋俯冲带弧后地区,有长白山、五大连池和大同火山作用。本专题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①宽频带密集与短周期超密集台阵观测技术与成像;②南北地震带及我国东北地区构造变形与深部地球物理特征;③地震序列活动、破裂过程、同震响应、震后效应、应力触发、构造应力场等新结果与新认识;④长白山、五大连池、腾冲、大同火山作用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证据;⑤深部过程的岩石圈响应及动力学机制。


(56)震源物理过程与地震危险性综合研究
召集人:杨宏峰 蒋长胜 唐啟家 张 勇 万永革
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防震减灾工作需深入认识地震孕育环境、成核过程、破裂传播等震源物理过程。近年来,针对震源物理的研究在观测、实验、理论及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专题召集断层力学和震源物理过程的相关研究,利用地震与地质观测、大地测量、岩石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地震孕育环境,如地壳结构、应力场及时变特征、断裂带精细结构等与地震的关系,地震成核过程的实验室及野外研究;破裂传播机理研究的新技术方法、重要科学认识和典型震例,流体作用、伴随地震发生的慢速滑移及非火山型震颤等与地震的关系;天然和诱发地震活动分析、地震统计物理、地震预测建模的研究成果和新认识,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57)解剖地震
召集人:宋彦云 李 营 刘 静 李海兵 刘 杰 车 时 高 原
“解剖地震”科技创新计划主要针对典型发震构造模型与地震孕育发生物理过程;断层亚失稳观测与野外识别;活动地块边界带成组地震的孕育演化规律;区域地震概率预测和大数据数值模拟;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地震观测新技术;标准化、抗干扰、低功耗地震观测仪器设备等领域开展研究和技术攻关。本专题诚邀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投稿,围绕地震解剖研究和典型震例研究开展研讨,对“解剖地震”理论和技术路线进行交流。


(58)实验室地震
召集人:夏开文 高 科 陈建业 卓燕群 姚 路
由于天然地震的非频发性以及地球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从观测角度对天然地震进行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鉴于此,根据对天然断层和地震的认识,建立断层模型并开展实验室地震研究,对理清地震的发生机制和动态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专题拟邀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角度,对实验室尺度地震的孕育、破裂的起始、传播和停止、断层的愈合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探讨地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并将其用于解释天然地震现象及其作用机制。此专题的开展,将有助于加深对震源过程的理解,深化对天然地震孕育及破裂过程的认识,促进国内外实验室地震研究领域同行的交流和合作。


(59)海啸及海啸预警研究
召集人:安 超 岳 汉 李琳琳 任智源
我国拥有1.8万多公里海岸线,管辖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历史上的海啸灾害相对较少。但随着国家推行海洋战略,我国对海啸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国家海洋局于2013年开始筹备建设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并于2018年起开始24小时业务化运行,为南海周边国家提供海啸预警信息。本专题将交流讨论海啸相关的科研成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①海啸的生成、传播、登岸机制研究、数值模拟;②海啸灾害评估及减灾;③海啸预警方法;④有海啸风险的区域地质构造研究;⑤与海啸有关的地震学研究。


(60)青藏高原交通工程重大地质灾害:致灾机制、隐患识别与风险预测
召集人:李振洪 许强 朱庆 蒋良文 崔一飞
川藏铁路作为战略意义重大的国家标志性世纪工程和民族团结工程,穿越世界上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地区,其重大灾害面临灾变趋势不明、隐患识别困难、监测预警不准等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 2020 年 1 月 5 日启动“川藏铁路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专项项目,旨在从基础科学研究层面开展系统研究,为川藏铁路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拓展我国灾害研究国际领先优势,占领国际重大灾害研究前沿高地。本专题就川藏铁路廊道重大灾害基础理论、重大灾害精准识别、高精度监测和早期预警、风险定量预测与韧性防控等学术问题进行交流, 服务于川藏铁路重大工程建设运营,并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防灾减灾的科学示范。


(61)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
召集人:任治坤 吴中海 王华 任俊杰 何仲太 饶 刚
与强震相关的地貌演化是理解断裂活动与强震、灾害及构造与地表相互作用的关键。研究应变累积与释放、地貌演化等需要多时间尺度下地表与地下的多空间尺度研究的交叉。随着现代高精度测量技术(如LiDAR、UAV、GPS和InSAR等)和高精度测年方法的发展,活动构造的高精度与定量化研究已成必然趋势。通过与传统的断错地貌、古地震及地下浅层物探和第四纪测年技术研究相结合,可分析活动构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运动变化和应变分配,探讨断裂的活动习性、地震灾害孕育发生规律及地表响应。本专题着重活动构造的定量研究及地震构造的深部结构,以及地震灾害孕育发生规律。欢迎广大同行展示新方法、新数据与新认识,共同探讨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相关科学问题。


(62)孕震环境及地震成因
召集人:岳 汉 俞春泉 薛 莲 刁法启 李彦川 郭一村 晏 锐
了解孕震环境是实现地震预测的前提,也是地震预测的难点所在。孕震环境包括震源区的断层结构,介质性质以及应力状态等多方面因素,提供了地震数值预报、动力学模拟、周期模拟的输入条件。本专题面向孕震环境以及大地震的成因召集投稿。研究内容涵盖三方面:①断裂带几何、波速、电性、水文等与大地震相关的结构信息。②与地震加载-释放行为以及应力水平相关的断层摩擦参数、地壳粘性、介质应力状态、加载率等物性参数。③与地震加载、成核相关的震前异常、微地震活动性、前兆现象、断层的多模态释放行为。本专题力图提供面向孕震环境的交叉学科研究讨论平台,推进我国地震成因研究的综合发展。


(63)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
召集人:单新建 许才军 何建坤 吴立新 屈春燕
GNSS(GPS/BDS)、InSAR、重力、LiDAR、卫星热红外等相关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地壳运动图像、构造活动、地震周期形变、地震预警、地震地质灾害、冰川活动、城市沉降、物质流变、地表温度场变化特征等地球物理方面的最新应用,以及在观测技术、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模型及理论模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地壳形变场、应变场、重力场、构造活动图像、温度场等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和GNSS、InSAR等多源大地测量数据联合反演方法,开展地壳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以及地震周期形变特征与地震监测预警等方面的研究。


(64)全球变化大地测量与遥感
召集人:江利明 冉将军 张国庆 乔 刚 崔祥斌 周 浩 张胜凯
空间大地测量与遥感、地面观测等相结合,包括卫星重力、卫星雷达/激光测高、InSAR、GNSS、主被动遥感、冰川与水文等地面观测,将揭示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相关物质、能量平衡,为未来水资源、海平面和气候变化预测提供重要的约束,为水资源管理、防灾减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本专题利用空间大地测量、遥感和地面观测与模型等开展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包括山地冰川、冻土、极地冰盖(含冰架)、陆地水储量(包括地下水等)、海冰、海平面变化(比容和质量海平面)和海洋环流等全球变化响应与机理,及其相关的固体地球动力学过程和灾害效应。报告相关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同时空尺度数据产品和科学问题的研究结果。


(65)地震大地测量学
召集人:孙文科 许才军 申文斌 王 琪 付广裕 周 新 徐长仪
现代大地测量观测技术(GPS、InSAR、GRACE等)的快速发展可以观测和研究全球地震变形,地震大地测量学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本专题欢迎任何与该领域相关的理论、观测、应用与解释等研究进展报告,包括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地震断层滑动分布,利用高频GPS或InSAR观测数据研究震源破裂以及慢滑动过程,利用重力卫星GRACE数据研究同震与震后变形以及反演地震矩或区域粘滞构造,大地震产生的地球旋转变化、体积变化、质心变化以及全球变形等相关理论研究,以及传统大地测量(水准、三角、测距)和其它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在研究地震变形问题的进展等。


(66)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
召集人:孙和平 罗志才 付广裕 冯 伟 吴书清 胡敏章 丁 浩 易 爽
地球重力场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场之一,深刻认识地球重力场的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对国家基础测绘和地球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专题内容包括: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方法和模型;地表重力、卫星重力、海洋重力、航空重力、重力潮汐与非潮汐变化、负荷重力、地震重力变化、地球自转重力变化、地表形变重力变化、重力资源勘探、地球系统物质迁移的重力变化、地球动力学微重力信号、地球固体潮汐变化(倾斜、应变等非重力信号)、重力观测仪器的研制、重力软件开发、行星重力场等的研究与应用。


(67)地幔和地核: 深地动力系统及与浅部的相互作用
召集人:宋晓东 陈 凌 毛 竹 冷 伟 孙新蕾 俞春泉 孙道远 倪四道
地幔和地核是地球内部动力系统的中枢,其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驱动了板块运动、地幔柱活动以及地磁场的形成,并对地球表层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产生深刻的影响。认识地幔和地核的结构、物质组成、动力学、及其与浅部的相互作用,对理解地球内部动力系统运行机制有重要意义。而对比研究其它行星的结构,也有助于认识整个行星系统的组成与演化。专题邀请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矿物物理学、岩石学、地球化学、行星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投稿, 通过野外观测、高温高压实验、理论计算等多种数据和手段以及学科交叉,加深对地球和其他行星深部状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和行星的圈层形成、内部过程及与浅表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


(68)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
召集人:田小波 陈 赟 赵俊猛 杨顶辉 于常青 李惠民 高 原 卢占武
大陆岩石圈的性质、结构和深部过程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本专题侧重通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包括地震学、大地电磁、重磁、地热等),获取典型构造域大陆岩石圈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特征,建立其与地幔过程、岩浆作用、地震活动、构造变形等重大地质事件和深-浅动力响应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专题征集的稿件主题包括,但不限于:①青藏高原及周缘壳幔结构探测的最新成果;②印度岩石圈俯冲的行为特征及构造响应;③青藏高原深部物质运动与侧向扩展;④中国东部壳幔结构探测的最新成果;⑤大陆边缘岩石圈结构特征;⑥远离板块边界的造山带结构;⑦介质变形、物质迁移与各向异性;⑧深部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等等。


(69)深浅构造耦合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
召集人:刘俊来 张进江 刘永江 曹淑云 张 波 梁琛岳 蒋映德 郑 涵
地球岩石圈深部过程与地表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国际地球科学的重要前沿科学领域。尽管早已认识到深部过程直接影响或控制地表地貌、资源形成和环境演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深部与浅部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尚属待探究领域。随着先进的多种量化手段的运用和发展,及地球科学发展的新需求和板块构造对大陆地质过程的深化研究,今天的我们可以比以往更想深入了解大陆岩石圈演化的精细结构和状态,以及它们是如何运作并控制表生系统演化。该专题旨在搭建一个平台,诚邀国内外学者交流深浅构造及其变质、流体、岩浆等耦合过程多学科研究成果,探索岩石圈演化过程中的深部过程-浅构造耦合过程及资源环境效应。


(70)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
召集人:赵盼 常燎 姜兆霞 蔡书慧 仝亚博
古地磁学是研究地球磁场变化和地球系统演化历史的重要学科,在地球科学不同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板块构造、地球内部动力学、地层年代学、生物与环境演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方法支撑,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地球系统的全面认识。专题将聚焦地球磁场变化与地球动力学、岩石磁学与环境磁学、磁性地层学与年代学、海洋磁学与生物磁学、构造古地磁学与陆内变形尤其是东亚主要地块古构造位置、超大陆重建与构造演化及大陆动力学、古地磁实验室建设与磁学仪器研发等方向的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为相关学者提供交流和交叉研究的平台,旨在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地球科学进步。


(71)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
召集人:裴顺平 赵俊猛 陈永顺 徐 强
陆陆碰撞是地球上最活跃的板块构造运动之一,从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一直延伸到伊朗高原,土耳其高原,其深部三维精细结构,动力学过程和扩展机制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些陆陆碰撞带及其周边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同时,也派生出更多的科学问题。本专题将聚焦于陆陆碰撞过程中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地球动力学热点问题,展示在地震、大地电磁、重力、地热、形变、数值模拟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从事陆陆碰撞带地壳/上地幔结构与动力学研究的学者提供多学科相互学习、交叉的学术平台。


(72)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观测约束
召集人:胡佳顺 冷 伟 李忠海 黄金水 张 南 李 杨
对流是地幔中的重要过程,板块构造运动是地球地幔对流在地表的表现形式。但我们对地幔对流的具体形态、地幔对流如何产生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运动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地幔对流、以及板块构造运动对地幔组分和结构、火山、地震和地表形变的影响等基本问题仍缺乏足够了解。本专题聚焦于板块构造运动与地球动力学过程,广泛征集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的结果以及各类观测,以提高我们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如板块俯冲、地幔热柱、岩浆运移、核幔耦合、岩石圈形变、板块运动以及其对地球内部结构构造的影响和动力学过程的地表地质地球物理反映等全球或局部过程的模拟和模拟方法的研究,以及对这些动力学过程提供约束的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相关观测和结果。


(73)下地幔的结构、性质与动力学效应
召集人:夏群科 张宝华 费宏展 刘 佳 徐 放 张 莉 吴忠庆 冷 伟
下地幔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的圈层(660-2890 km),约占地球总体积的55%。认识下地幔的结构、物质组成、物理化学性质和动力学对深刻理解地球内部物质组成与非均一性、各种动力学过程、深部过程与浅部作用的耦合、演化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专题拟就下地幔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多学科交流和讨论,热忱欢迎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模拟、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理论计算、地学大数据等多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科学问题:①下地幔的物质组成与输运性质(如热导率、电导率、波速、流变性等);②LLSVP的性质、成因与效应;③ULVZ的观测、起源与解释;④下地幔散射体与地幔对流;⑤核幔相互作用;⑥大火成岩省、OIB的化学特征。


(74)汇聚板块边缘结构和过程及其产物
召集人:郑永飞 赵子福 陈仁旭 陈伊翔 戴立群
汇聚板块边缘是板块构造的核心,在那里不仅发生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而且出现成矿作用和地震灾害。认识汇聚板块边缘的结构和过程及其产物,是板块构造研究的前沿和焦点。汇聚板块边缘不仅在几何结构、温压结构和地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而且在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岩浆作用、成矿作用和地震活动上存在差别。在汇聚板块边缘不仅出现有不同类型的俯冲带,而且俯冲带陈化后转变成陆内造山带。从大洋俯冲到大陆碰撞,俯冲带和碰撞带地壳在不同深度发生变质脱水和部分熔融;俯冲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引起壳幔相互作用,地幔楔中的交代岩部分熔融导致镁铁质弧岩浆作用形成新生地壳;新生和古老地壳部分熔融和分异结晶,产生长英质岩浆作用和热液矿床等。这些地质过程发生的原因及其产物属性是什么?它们与俯冲带地球动力学演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时空联系?对不同类型汇聚板块边缘进行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综合研究,认识汇聚板块边缘的结构和过程及其产物,是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


(75)花岗岩成因与大陆地壳演化
召集人:吴福元 徐夕生 马昌前 陈 斌 王 涛 杨进辉 王 强 黄小龙 王 孝
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镁铁质岩石(统称“花岗岩类”岩石)是构成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陆形成、演化的标志物,且形成于各种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中,蕴含着探索大陆动力学的重要信息。花岗岩成因是地质学中永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其与大陆地壳生长、岩石圈演化及区域构造发展等之间的关系,更是成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年的研究进展和争议集中在:花岗质岩浆形成的温压条件、分离结晶与高分异花岗岩成因、巨量花岗岩发育的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背景、花岗岩就位构造机制、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及分异和再造、花岗岩与壳幔相互作用、花岗岩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等。本专题将重点交流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研讨存在的问题。


(76)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
召集人:郑建平 夏群科 汤艳杰 赵子福 黄小龙 郭 锋 张铭杰 陈立辉 刘传周 刘金高 马 强
地幔是地球内部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储库,是浅表资源和能源的起源场所。板块构造运动和地幔柱/热点活动导致地幔物理化学性质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变化,造就上地幔的高度化学不均一性。通过对不同构造背景产出的天然样品(包括直接的地幔岩和间接的镁铁-超镁铁质火成岩)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是揭示地幔组成结构及相关岩浆-构造活动的关键。然而,目前对地幔及其来源岩石的属性、起源、成因以及与壳-幔动力学过程的联系,仍缺乏系统认识。为加强学科间交叉创新,本专题邀请地幔岩石学、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等相关专家投稿并参与讨论。


(77)前寒武纪地质与超大陆演化
召集人:张 健 彭 澎 龙晓平 张少兵 尹常青 刘超辉 赵军红 王孝磊 张拴宏
前寒武纪占据了地球约八分之七的地质历史,许多重大地质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如最初始大陆地壳的出现,地球在前板块构造阶段的构造机制,板块构造何时和怎样启动,板块构造与地幔柱构造在太古宙地壳形成中的作用、差别和联系,前寒武纪超级大陆的拼合、增生和裂解,早期大气圈、水圈形成和发展以及早期生命演化过程,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我国地球科学家在全球不同古老克拉通及与之相关的造山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取得重要进展,对中国乃至于全球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欢迎不同学科方向专家及研究生积极参与,展示新成果新进展。


(78)矿物科学与工程
召集人:何宏平 廖立兵 董发勤 张爱铖
矿物是地球和类地行星的重要组成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和重大地质事件的关键信息载体。矿物晶体化学特征、表/界面过程等研究是认识成矿规律、揭秘地球内部结构乃至行星形成和演化的最直接窗口。近年来,矿物学不断与地球化学、材料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了矿物学的快速发展。本专题将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矿物物理、成因矿物学、矿物表-界面过程、矿物岩石材料、环境矿物学等,以及相关的学科交叉领域。


(79)高压实验矿物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召集人:代立东 刘 曦 李 元 倪怀玮 杨晓志 侯 通 景志成 叶 宇 张宝华 张 莉 张志刚 范大伟 何 宇
高压实验矿物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在推动固体地球科学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专题将就高温高压下矿物与岩石的结构、相变、物性(热容、密度、弹性、声学、流变、电导率等)、矿物一熔体一流体相互作用(相平衡、部分熔融、元素分配和分异、成矿元素的迁移和富集)等科学问题展示最新实验与理论研究成果,深入讨论相关成果在固体地球科学方面的意义与应用,广泛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努力推进人类对地球深部物质组成、状态、运动和演化规律的认识。


(80)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
召集人:陈意 张贵宾 魏春景 吴春明 张泽明 刘晓春 吴元保
变质作用反映地壳内部热动力体制变化,受到地壳与地幔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控制,与地壳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变质作用可以很好地记录克拉通与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时间和机制,因此对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是研究地球动力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变质作用研究包括野外及岩相学观察、原位微束分析、高温高压实验及热力学平衡模拟等方法。本专题主要涉及(但不限于)如下主题:①地球早期变质样式;②极端变质作用进展;③变质过程与造山带演化;④变质与变形作用;⑤俯冲带物质循环;⑥深熔作用与花岗质岩石成因;⑦变质副矿物演化及其年代学;⑧热力学模拟进展及应用;⑨行星变质作用。


(81)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与应用
召集人:田云涛 王 非 任战利 邱楠生
同位素热年代学是一门集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岩石矿物学、矿产与资源、环境与灾害、计算模拟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同位素年代学不仅可为地质事件标定时间,而且涉及元素、同位素扩散特性及其可模拟性,可解析地质热历史、洞悉地球演化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揭示地质体形成及盆地埋藏的温度、时代、深度,定量揭示冷却历史及剥露过程,开展时间-空间-温度定量关系的综合性研究。这些独特性质,使其在造山带演化、沉积盆地热演化历史、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油气成藏及地热资源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专题拟就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研究成果开展交流,以期提升我国同位素热年代学的研究水平。


(82)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召集人:黄 方 康晋霆 刘海洋 王泽州 苟龙飞 李石磊
近二十年来,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位素分馏理论和分析方法不断完善。新的同位素体系不断被开发,并被应用于从低温到高温、从地球内部到地表、从非生物到生物、从深空到深地、从现代环境到古环境等领域,成为当今国际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我国地球化学家在金属稳定同位素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分析方法、示踪原理和地质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也正在开展相关研究。本分会场将着重交流和讨论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最新进展,包括但不限于分析方法的开发、同位素储库厘定、分馏机理研究和地质应用等。


(83)测试新技术及其地质应用
召集人:刘勇胜 韦刚健 杨岳衡 袁洪林 胡兆初
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创新是推动科学研究进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任何分析技术和方法创新都让人兴奋和激动。目前,我国许多单位的现代化实验室建设和先进仪器引进都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各种岩矿测定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如同位素定年方法、非传统和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地质样品前处理、标样研制、关键仪器部件研发以及相关地质应用等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也发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现象。对分析技术和方法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和问题进行交流,可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我国岩矿测试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地质应用。


(84)地球化学进展
召集人:李曙光 郑永飞 李献华 徐义刚 张立飞 黄方 孙卫东
为激励年轻的地球化学家从事前沿的科学研究,总结我国科学家在地球化学领域做出有国际影响力的贡献,给从事地球化学研究的同行和学生提供一个全国性的相互交流和汇报成果的平台。这个分会场为特邀报告专场,拟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和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年轻学者讲述综合性的工作,强调交流和讨论地球化学各个领域最新的进展。希望以此为开端,打造一个精品荟萃、人才迭出、赏心悦目的学术舞台。


(85)地球深部碳、氧、氢循环
召集人:刘盛遨 刘勇胜 李曙光 张立飞 许 成 陈 唯 陶仁彪
碳、氧、氢循环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地球表层循环和深部循环两部分。本专题将展示和交流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和推动在中国开展深部碳、氧、氢循环研究,促进国内外合作和交流。专题报告将围绕以下几个重点:①地球深部碳、氧、氢循环的地球化学记录与示踪;②地球深部碳排放的观测与通量估算;③高温高压条件下碳的物理与化学行为:实验与理论计算;④深部碳、氧、氢循环的地球动力学效应;⑤深部碳、氧、氢循环对多金属成矿的贡献;⑥深部碳、氧、氢循环对宜居地球形成的控制与影响。


(86)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与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召集人:刘星成 王 煜 袁顺达 王小林 侯 通 张艳飞 郭海浩 王春光 张 力
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对深地条件下熔流体性质、成矿金属元素与挥发分地球化学行为开展研究,是揭示岩浆矿床和岩浆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岩浆-热液演化、关键元素运移与富集等复杂过程的重要手段。本专题聚焦成矿元素在深地条件下的富集过程和机制,拟邀请实验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实验矿床学、元素地球化学、矿床学相关领域专家和研究生积极参与跨学科交流,探究岩石、矿物、熔体、流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物理化学性质,探讨成矿元素从深部(地幔和深部地壳)迁移到浅部地壳的过程中,水、硫、氯、氟、碳等挥发分元素发挥的作用,揭示金属成矿元素迁移、聚集和成矿的控制因素与有利条件。


(87)氦气成藏机理、富集规律与勘查技术
召集人:陶士振 吴义平 陈践发 李 剑 刘全有 李玉宏 李登华 秦胜飞 陈立新
氦气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我国氦气对外依存度达90%左右,全球氦气主要集中在少数资源国,氦气保供形势十分严峻。工业氦气主要来源于天然气,水溶相氦气成为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国内在氦气富集规律与勘查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氦气资源潜力不明,成藏机理不清,勘探技术体系尚未建立,海外氦气资源分布不清,低品位氦气提取技术落后,我国氦气全产业链体系尚待建立。本专题主要研讨但不限于如下主题: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富集规律;②氦气资源评价与勘查技术;③稀有气体分析测试技术与方法;④全球氦气资源分布及有效利用;⑤氦气开采与提纯理论与技术及装备;⑥氦气封盖机理及储氦库建设;⑦氦气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方法及保障体系建设。


(88)俯冲带碳循环及其气候环境效应
召集人:陈 林 纪伟强 姜禾禾 陈祚伶 姜仕军 高 远 杨石岭 赵 亮
俯冲带作为地球的一个构造传送带,是连接表层与深部碳库的重要纽带。俯冲带碳循环通过调节大气CO2浓度,深刻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环境变化和宜居性。本专题侧重通过地质记录及样品分析、野外观测、高温高压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手段,定量理解板块俯冲驱动的重大气候与构造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专题征集的稿件主要围绕俯冲带、大陆弧、弧前盆地等构造部位的碳释放和碳吸收过程与机理,主题包括但不限于:①岩浆作用与深部碳释放;②变质作用与深部碳释放;③硅酸盐风化与有机碳埋藏;④热室地球的形成与终结机制及其气候环境格局。


(89)地热学理论、方法及应用
召集人:杨小秋 左银辉 朱传庆 姜光政 龚宇烈 孔彦龙
地球内热,不仅是天然非碳基能源,更是地球内部各种运动如地核磁流体及地幔对流、地震与火山活动等得以发生的基础;且在矿产与油气资源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大地热流,是了解地球内部温度场及地学研究的基础参数。本专题旨在交流和讨论地热学研究最新进展及应用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①地球及其他星球热源、热-流变结构与演化、圈层热力学耦合与深部动力学等研究;②陆地与海域大地热流测量方法与技术;③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及勘查评价;④面向碳中和的地热储能与高效综合利用;⑤沉积盆地热体制与油气资源,包括盆地热史恢复、构造-热演化模拟、边缘海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水合物资源评价等;⑥活动构造带孕震与发震机制中的热力学问题;⑦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热力学问题;⑧与地热有关的其他研究内容。


(90)中央造山系构造过程及其资源能源效应
召集人:孙圣思 王勇生 李佐臣 于胜尧 陈 虹 付长垒 熊富浩 薛振华 董云鹏 裴先治 张建新 闫 臻

中央造山系横亘于中国大陆中部,是分隔中国大陆南北的地质、地理、经济、文化等界限。它是中国南北陆块群经过长期、复杂的多块体拼合作用形成的复合型造山系,是中国乃至东亚大陆最主要的造山系和成矿域。因此,中央造山系研究不仅是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也是解决国家资源能源重大需求的根本。本专题将基于近年来苏鲁大别、秦岭、祁连、昆仑及其邻区大量研究成果与新进展,聚焦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过程,关注构造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床学等丰富地质记录,探讨中央造山系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与资源、能源、环境的成因关系,展示中央造山系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有兴趣研究中央造山系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91)造山带构造-气候-地表过程-生物演变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召集人:刘 静 张会平 吴 磊 曹 凯 田云涛 戴紧根 苏 涛
造山带(如青藏高原、天山、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等地区)是构造和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同时气候时空变化强烈,生物多样性演化特殊,是研究构造-气候-地表过程-生物相互作用的理想地区。本专题欢迎各学科学者展示在该领域中取得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内容涉及(但不限于):①造山带深部和浅部地质过程的关联,如地表过程、活动构造和地球深部动力学的联系等方面;②造山带构造、气候作用与生物多样性演化的时空关联;③构造与气候在造山带地貌演化过程中的相对贡献和作用机理;④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构造地貌景观与生物的演化历史;⑤深部地质过程、地表作用、生物演变研究中的新观测手段、新数据与新模拟方法等。


(92)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和风化剥蚀
召集人:杨一博 孙继敏 金章东 徐 胜 杨守业 颜茂都 李高军 方小敏
青藏高原隆升是构造和气候相互作用研究的全球焦点。在印度板块持续北向挤压下,高原缩短变形、挤出和隆升,构造、地形和气候与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剥蚀风化发生根本改变,与亚洲季风形成演化、内陆干旱化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多元的高原隆升过程的构造和沉积记录、气候环境变化和风化剥蚀历史、生物多样性演化及相关现代过程研究,是揭示上述过程和关联机制的关键。本专题欢迎所有有关高原及周边地区构造演化、气候变化、风化剥蚀及生物多样性演化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93)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地震灾害
召集人:郑文俊 袁道阳 付碧宏 李海兵 李传友 裴军令 周 宇 吴传勇 潘家伟 刘兴旺 毕海芸 郝 明 邵延秀

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形成了不同力学性质的活动构造,它们的活动和变形与一系列强烈地震发生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三分之二以上的强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深入考察和研究青藏高原主要活动断裂带的空间分布、活动习性及大震活动, 获取青藏高原区域构造变形和应变场,综合评估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关键区域未来的大震风险,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该领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专题将聚焦于青藏高原及周边的活动构造与地震灾害这一地球科学关注的热点话题开展深入交流与讨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活动构造、地震活动与发震机理、GPS和InSAR应用、历史和现代强震、地震灾害等。


(94)青藏高原东缘深部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研究进展
召集人:王绪本 李秋生 卢占武 金胜 高原 陈小斌 余年
青藏高原东缘位于阿尔卑斯—印支特提斯构造域东段与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汇部位,东部受华南-太平洋板块阻挡与消减作用,西部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构造效应影响,在全球地球动力学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誉为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国内外围绕青藏高原东缘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等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专题将聚焦青藏高原东缘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和能量的交换、圈层耦合及其深层动力过程、地震发震机制、岩石圈结构与成矿驱动机制等热点问题,为青藏高原东缘深部地震、大地电磁、重力、地磁、地热等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在深部构造、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共享研究成果。


(95)盐湖区气候-构造耦合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召集人:韩文霞 贺茂勇 林勇杰 刘成林 张永生 方小敏
我国盐湖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盐湖中的钾、锂、硼、铷、铯等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新能源安全与发展。盐湖的形成与演化受气候、构造及物源等多因素的耦合控制,涉及到全球和区域构造及气候变化、区域水循环与风化剥蚀、盐湖物理化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和方向,必须从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角度才能全面理解和认识盐湖。本专题聚焦于盐湖资源环境及其相关气候变化、风化剥蚀、构造演化、盆地沉积和盐类形成等研究领域,旨在充分展示国内外学者在盐湖区气候-构造耦合演化过程及其对盐湖成盐成矿机制、关键元素迁移富集规律、水文地质与地球化学变化等地球科学领域以及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盐湖大数据集成分析等相关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推进盐湖系统科学的发展,为柴达木盆地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96)碰撞带地壳演化与成矿
召集人:朱弟成 王 瑞 刘盛遨 刘金高 唐 铭 陈伊翔 王 青
碰撞带是大洋关闭和大陆焊接形成超大陆的最终场所,记录了大洋岩石圈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经历了不同于大洋俯冲带的板片回转、板片断离、岩石圈增厚和岩石圈拆沉等深部过程。碰撞带强烈的幔源和壳源岩浆活动不但导致大陆地壳的生长与重熔,实现大陆地壳的密度分层和长期保存,而且也导致金属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与富集,促进了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的形成。因而,碰撞带深部过程如何控制了岩浆产生、地壳密度分层和成矿元素的聚集与释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科学主题。本专题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展示其在碰撞带岩浆成因、地壳演化与成矿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碰撞带岩浆成因的外部与内部驱动机制、地壳生长与地壳重熔过程、变质演化和隆升历史、成矿深部驱动等多方面。本专题期待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地球物理学、低温热年代学和数值模拟等多学科多手段的交叉结合与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为实现碰撞带地壳演化与成矿的理论创新并支撑找矿勘探突破提供助力。


(97)基础沉积学
召集人:侯明才 胡修棉 陈吉涛 杨江海 马超 高远 邱振
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沉积动力过程及沉积岩形成过程的一门学科。在资源形势日趋紧张、环保问题日益尖锐、学科交叉渗透愈发广泛的今天,作为地球系统科学节点学科的沉积学,其发展更为迅猛,基础理论不断完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在促进新学科的诞生、资源能源的勘查与开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专题将围绕深时古气候沉积学、能源沉积学、深时地貌沉积学、大地构造沉积学等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进行交流与讨论,包括但不限于:深时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古地理和古地貌重建、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源-汇”系统、生物沉积作用、沉积岩定年技术、特殊岩类沉积、深海沉积、成岩作用、现代沉积、大数据驱动下的沉积学研究等。


(98)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
召集人:魏 斌 于常青 姚永坚 李 明 尹宏伟 邹长春 陈树旺
在当前的盆地勘探中,通常以油气勘探为主。但是由于地质作用和成矿因素等影响,目前在很多的盆地除了油气之外,还有包括:砂岩型铀矿,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油气,钾盐,氦气及硼矿等很多我国急需的矿产资源。为了更好地综合勘察利用,目前在国内外很多盆地都已经开展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勘察,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的综合利用,对盆地进行多尺度、多参数、多方法综合勘察分析,以探测更多的矿产资源,目的在于降低盆地勘探开发的综合成本,实现绿色勘探,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99)盆地动力学与能源
召集人:何登发 琚宜文 刘树根 刘池阳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沉积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结构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成矿、成藏的控制作用,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题将对以下方面进行研讨:①盆地-造山带耦合关系;②沉积盆地的深部结构、过程与盆地形成;③沉积充填动力学;④源-汇系统;⑤沉积盆地的构造—气候-生态-岩相古地理;⑥多旋回沉积盆地叠合动力学过程与原型盆地演化;⑦叠合盆地复合成矿(藏)系统流体运聚及其资源、能源效应;⑧常规、非常规能源的统一成藏动力学。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机制的盆地动力学进行综合研讨,通过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充分融合,推动我国盆地动力学研究的进步。


(100)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
召集人:琚宜文 曹代勇 何登发 刘可禹 方维萱 严德天 周家喜
沉积岩系的形成与改造,必然产生多种能源(煤、油、气、铀)和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的聚集与赋存。近些年来,已在沉积岩系三维时空分布、物源分析、有机质与成矿物质发育的沉积?成岩过程、非常规储层的物质组成和微纳米孔隙结构、流体-岩石的相互作用、矿物的转化、及富有机质页岩和煤岩等的固-液-气演化以及沉积岩系层间滑脱与页岩和煤岩流变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专题将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讨:① 沉积岩系形成、演化与改造的地球动力学背景;② 沉积岩系的沉积?成岩-改造过程;③ 沉积岩系构造变形以及顺层滑脱与岩石流变;④非常规能源的富集与赋存机理;⑤ 多种能源(煤、油、气、铀)和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的聚集与共存特征。


(101)东南亚沉积与构造
召集人:栾锡武 李 林 刘志飞 姚永坚 朱伟林
东南亚印太交汇区处于世界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科学理论突破的前沿区域,针对区域复杂大地构造特征,以及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等重要资源、能源勘探现状与前景等海洋地学研究热点和焦点问题开展前沿基础理论科学研究工作,能够验证与完善板块构造理论。通过在东南亚开展区域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进行油、气、固体矿产等重要资源、能源勘探与评价,结合地质灾害评估与预警及海洋地学基础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推动IODP(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东南亚海域大洋钻探计划项目,深入开展印太交汇区板块构造再造和弧形俯冲体系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机制等基础前沿理论科学研究。


(102)含油气盆地构造理论、技术与实践新进展
召集人:王宏斌 陈竹新 王彦君 罗 良 谷志东 王 斌 李 超 孙 闯 马德龙 崔 健
含油气盆地构造及其控油气作用,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特色学科,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大部分盆地是形成于构造活跃板块内部的叠合盆地,拥有复杂的成盆、成烃、成藏过程。近年来,盆地构造学研究涌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法和研究成果,尤其是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和盆地油气资源勘探程度的提高,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理论、勘探开发技术及勘探成效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重大成果。本专题旨在为长期从事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的高校及石油工业界学者提供一方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激发他们从事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的热情,为我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理论、油气产能建设和能源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103)洋陆构造转化
召集人:张锦昌 徐 曦 邓阳凡 张运迎 黄彦铭 李海勇
大陆与海洋之间的构造转化是威尔逊旋回的基本过程,越来越多的大陆克拉通被证实是从洋底高原演化而来。里海、黑海是过往例子,国内的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四川盆地也可能是类似情况。这些大陆盆地都具有克拉通地块特征:巨厚的岩石圈、古老且稳定的基底、类似洋壳的结构和组分等。洋底高原拥有超厚、刚性和具浮力的海洋岩石圈,难以俯冲到地球深处而保留在地表。如果先存的洋底高原被俯冲带或造山带圈闭起来,由于它坚如磐石的本质,经历长时间的演变会克拉通化,逐渐转化成现今的大陆盆地。本专题拟吸引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和报告,通过洋陆构造对比分析,探讨洋陆构造之间的转化过程和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洋底高原与大陆克拉通的转化,促进开展高精度、多手段联合、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前沿研究,加深理解洋陆岩石圈的形成、演化以及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


(104)沉积成矿作用与地球表生环境演化
召集人:徐林刚 杨秀清 余文超 付 勇 刘泽瑞 王长乐 韩 涛 刘学飞 李立兴 闫 浩
沉积岩占据了超过七成以上的地球陆地面积,其中富集了铁、锰、铜、钴、钒、磷、硼、重晶石、铝土矿等大量矿产,这些矿产的形成与地球表生环境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沉积岩容矿的矿床,研究沉积成矿作用与地球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协同演化过程及其沉积成矿的响应机制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专题聚焦关键地质时期沉积岩容矿的矿床,讨论沉积成矿过程、多圈层协同演化、热液改造过程、沉积岩容矿的矿产勘查与开发等多个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推动科技创新,助理产研融合。


(105)稀有金属分布规律与成矿作用
召集人:赵葵东 陈 唯 黄 河 洪 涛
稀有金属一般指Li、Be、Nb、Ta、Zr、Hf、Sr、Rb、Cs等9个元素。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高科技领域对稀有资源的需求日增。相对于其他金属矿产,目前对稀有金属富集成矿的过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较有限,对这类矿床的富集分布规律和成矿控制因素的认识还较肤浅。本专题将展示和研讨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形成机理、矿床成因及找矿勘查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探讨和推动稀有金属成矿规律研究,促进国内外合作和交流的开展。


(106)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
召集人:谢桂青 杨志明 王 瑞 赵新福 曹明坚 范 裕 舒启海 朱经经 许 博 陈 伟
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属和挥发份异常体之一,代表了地球深部复杂地质过程的浅部成矿效应,也是众多大宗金属和关键金属的重要来源。本专题鼓励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究该成矿系统形成的背景、过程和保存机制,充分展示我国学者近年来在斑岩型、矽卡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以期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产研融合。


(107)伟晶岩成因与稀有金属成矿
召集人:陈 斌 张 辉 秦克章 蒋少涌 王登红
伟晶岩成因及其对造山带演化的意义、相关稀有金属成矿正受到广泛的国际关注,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长期以来伟晶岩被认为是花岗岩体系高度分离结晶的残余富挥发分岩浆,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伟晶岩可能是变质沉积岩在角闪岩相条件下直接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伟晶岩是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岩体,尤其是Li、Be、Nb-Ta金属矿化,成矿控制因素、成矿机制一直学术研究的焦点问题。此外,伟晶岩独特的结构和构造的成因至今是个谜。本专题聚焦伟晶岩体系的关键领域,包括熔流体包裹体、矿物微区微量分析、高温高压实验、相平衡研究、同位素(尤其是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


(108)沉积矿床学研究进展
召集人:蔡春芳 秦明宽 王春连 张西营 余文超 刘卫红
锂、稀土、铀、镓、锗、铬、铝土、铁、锰、钒、钾、铅、锌、磷、硫磺等金属和非金属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其中大多是我国紧缺战略资源。这些资源赋存在盐湖、煤、风化壳、砂岩和碳酸盐岩或其孔隙水中。由于受到强劲的国防和民用工业需求,近十年来这些元素成矿理论取得重要进展,不断取得勘探发现。这些元素富集成矿过程受控于构造控制下的多圈层元素循环、气候相关的风化作用、微生物或有机质参与的元素活化、迁移、水-岩反应、沉积水体氧化-还原条件改变等作用,具有明显的共性;但却涉及矿床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沉积地球化学、微生物学、勘探地球物理学等学科交叉内容。本专题会场拟提供一个供多学科交流的平台,欢迎从事这些沉积成因元素成矿理论、勘探方法和实例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多学科交流,以促进找矿理论突破和重大勘探发现,发展沉积矿床学学科。


(109)钨锡稀有金属成矿作用、成矿规律与找矿勘查进展
召集人:李 扬 阳杰华 邓小华 刘 鹏 赵盼捞 袁顺达
钨锡稀有金属在全球新兴产业和国防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成矿作用和找矿勘查长期是业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在钨锡稀有金属成矿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尤其是在成岩成矿时代、岩浆作用与钨锡稀有金属成矿、流体中矿石沉淀机制、成矿作用持续时间和成矿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新认识,并在理论指导下在找矿勘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本专题拟充分展示国内外学者在钨锡稀有金属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以期促进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推动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助推钨锡稀有金属找矿突破。


(110)战略性非金属矿成矿作用、找矿实践与高值化产业应用
召集人:王九一 邹 灏 赵葵东 陈军元 商朋强 王春连
高纯石英、萤石、硼、晶质石墨等战略非金属矿产是我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必需的矿产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源保障。尤其是4N8级及以上高纯石英是我国光伏、半导体领域必不可少、且严重短缺的关键原料,是真正“卡脖子”的矿产资源。保障这些战略性非金属矿产的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对国家经济、军事、科技、网络等领域的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学术界、产业界高度关注战略性非金属矿产,在成矿理论研究、找矿勘查实践以及高端产业应用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展。战略性非金属矿产从矿床到产业应用端的联系极为紧密,涉及矿床学、资源勘查工程、工艺矿物学、矿物加工工程、材料学等多个学科。本专题旨在提供一个多学科交流平台,欢迎从事战略性非金属矿产成矿理论研究、找矿实践与高值化产业应用的专家、学者开展全产业链学术交流,促进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突破,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保障国家资源战略安全。


(111)富铁矿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
召集人:张招崇 李厚民 谭延斌 侯通 黄旭钊 李立兴 付建飞 杨秀清 张宏罗
富铁矿是我国最紧缺的大宗矿产资源之一,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严重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立足国内找矿勘查迫在眉睫。我国富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加之隐伏铁矿找矿地球物理信息多解性的影响,创新富铁矿成矿理论和找矿预测方法是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的关键。本专题将展示和研讨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富铁矿成矿理论、成矿规律、勘查技术及找矿勘查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以期推动科技创新,为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富铁矿找矿突破服务。


(112)金成矿作用与规律
召集人:简 伟 郑 义 李大鹏 刘文元 吴亚飞 郑佳浩 彭惠娟 鲜海洋 陈 蕾 谢卓君 刘俊辰 田永飞 王 鹏
黄金是我国紧缺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大于60%。近年来,微束微区、原位分析、高温高压实验、计算模拟等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矿床学研究向分子、原子尺度深入,突破传统认识的新理论层出不穷,让科学家们得以从新的视角审视金的成矿作用与规律。本专题旨在交流金成矿作用与规律的最新研究成果,搭建成矿理论研究与找矿实践的交流平台,研讨破解资源瓶颈的思路和途径,推动学术研究与找矿勘探的结合,为实现金的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撑。


(113)储层成岩演化与水岩作用
召集人:杨磊磊 刘可禹 朱东亚 丁茜 许天福 肖倚天 曾溅辉
储层漫长的成岩演化过程中,众多内因或外因会破坏系统平衡,引发一系列流体-岩石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反应,控制并制约着储层的发育,如何追溯成岩演化过程,定量预测有利储层时空分布是油气勘探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本专题拟就以下方面的内容进行学术交流:①常规、非常规储层成岩过程、发育机制、控制因素及形成条件;②储层中元素迁移,矿物溶蚀、沉淀和转化规律及孔隙演化;③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同位素地球化学表征、矿物学;④微生物诱导成岩作用、岩石矿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耦合机制;⑤深部咸水、有机酸、热液等流体运移规律及水-岩-油-气作用;⑥地热能开发和利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及优化开采等地质过程中的流体运移及水-岩-油-气作用。


(114)非常规油气岩石物理
召集人:王小琼 蔡建超 吴 珊 曹 宏 印兴耀 耿建华 葛洪魁
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是近十几年来油气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同时对储层岩石物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非常规油气普遍存在的超低孔渗为油气识别,渗流规律,储层表征等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从孔隙表征、岩石物理、岩石力学、油层物理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本专题欢迎地质、地球物理、压裂改造等方面的人员围绕非常规油气地质甜点、工程甜点和开发甜点预测等问题开展研讨,涵盖实验、理论、数值模等方法。


(115)超深层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效应
召集人:朱光有 张志遥 黄士鹏 田金强 宋泽章 刘秀岩
我国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持续取得重大发现,勘探深度不断逼近万米领域,同时由于超深层具有高温-高压和复杂流体介质环境的特点,突显出流体演化机制复杂、油气成藏与保存机理复杂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查明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与富集规律、助力万米超深层油气理论发展与勘探开发进程,本专题拟就以下主要内容(不局限)进行研讨:①超深层-古老烃源岩成烃机理与生排烃演化过程;②流体活动和成岩-地质作用下超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机理;③复杂油气充注与演化过程和油气相态的转化机制;④构造-热背景下油气流体性质演化过程的动态恢复;⑤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差异性富集成藏机理;⑥多类型油气次生蚀变叠加下油气藏的保存机制;⑦超深层高温-高压环境液态烃的稳定性与保存下限等。


(116)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
召集人:芮振华 杨磊磊 许天福 胡 婷 刘月亮 田海龙 张凤远 刘 琦 赵 阳
CO2地质利用与封存是我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的必要技术之一,其在实现对CO2的大规模封存的同时,可以有效强化多种类型石油、天然气、地热、地层深部咸水、铀矿等资源开采,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该技术在大规模应用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专题拟就以下主要内容(不局限)进行研讨:①CO2地质利用过程中多相流动运移机理;②CO2地质利用与封存过程中矿物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③CO2地质封存环境监测;④储、盖层稳定、封闭性及风险评估;⑤CO2长期封存机制和潜力评价;⑥CO2地质利用过程中资源开采与CO2有效埋存的协同作用机制等。


(117)数字岩石物理理论及应用
召集人:谭茂金 肖立志 孙建孟 赵建国 李潮流
数字岩石物理方法,是基于统计物理、图像采集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一门技术。相比传统实验室测量,数字岩石物理方法达到了孔隙尺度的观察和测量,揭示了微纳米尺度的物理机制,大大缩减了测试时间,降低了测量成本。同时,数字岩石物理方法为解决非常规复杂储层的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响应特征以及复杂油气藏的精细评价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本专题就数字岩石物理相关的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包括但不限于:①数字岩石测量、岩石物理场数值模拟以及数据处理新技术;②多尺度数字岩石模型构建、数据融合及尺度升级方法;③数字岩石物理与实验室测量的融合;④数字岩石物理在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118)非常规油气和矿产资源地质力学
召集人:王小琼 赵毅鑫 马晓冬 王 斌 孙东生 鲜成钢
非常规油气是中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资源。非常规储层岩性复杂,各向异性强,孔隙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尺度跨度大,传统的地质力学建模方法难以精细准确表征储层复杂组构及其力学性质。为此需要从地质力学、岩石物理、测井、地震、地质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本专题欢迎针对煤层气、页岩油气、致密油气,高瓦斯煤层安全开采,CO2地质封存、地热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与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地质力学研究,以促进非常规资源开采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理论创新和多学科合作解决非常规资源开采的困境。涵盖实验、理论、数值模拟等方法。


(119)古脊椎动物学最新进展
召集人:徐 星 江大勇
古脊椎动物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尤其在早期脊椎动物起源和演化、四足动物主要亚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及其多样性和古环境古生态、中新生代陆相生态系统的演化以及重要地层界限的划分等方向取得的成果推动了许多重要学术问题的解决,也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古脊椎动物学的热点研究地区,甚至引领着某些方向的研究。本专题希望推动不同研究方向学者之间的交流,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料,提出新的重大科学问题,在某些领域的研究继续引领全球。


(120)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球科学
召集人:周永章 毛先成 袁 峰 肖克炎 左仁广 王功文 周可法 王文磊 余先川 杨 慧 王永志 焦守涛
本专题在前6次年会成功交流的基础上,集中交流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地球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发展。主要议题包括但限于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算法、高性能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学建模技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遥感技术,及其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能源与金属矿产、环境、自然灾害、智慧城市、智慧矿山、深部探测、地学类监测评价预测预警等的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专业问题的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Paas、Saas案例等。本专题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召集,特别欢迎初入行、勇于挑战的研究生、青年学者和数据科学家参与。


(121)地球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召集人:王 华 伍新明 岳 汉 房立华 肖立志
随着人类在深海、深地、深空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推进和突破,最传统的几大学科之一的地球科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发展迅速的新兴电子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并深入到各行各业。新兴技术与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碰撞会为科技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本专题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应用于地球科学的机器人和传感器、处理地球科学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处理背景下的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本专题的目标人群为准备和已经转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世界的地球科学的学生和学者、分析与地球相关数据的学生和数据科学家。


(122)大数据与大模型下的地球物理
召集人:于四伟 袁三一 王本锋 付丽华 王文龙 杨芳舒
人工智能的影响渗入到各个学科,掀起了科学革命的浪潮。大数据研究的热情持续不断,大语言模型的到来又开始推波助澜。大数据、大模型如何启发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物理学如何面对当前大数据、大模型的机遇与挑战。本专题针对该方向征集如下研究成果:地球物理大数据训练集的构造与标准化;数据驱动和地球物理模型结合的信号处理与反演方法;地球物理多源多模态大数据的融合分析与利用;扩散模型、大语言模型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123)地学大数据与智能三维成矿预测评价
召集人:王功文 肖克炎 毛先成 周永章 左仁广 李 楠 李晓晖
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作为新的科学范式已经融入到矿产勘查与资源预测评价研究。然而,智能化的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在大数据时代面临如下众多新挑战:①成矿系统“源-运-储-变-保”五种要素的数字地质需要“完整证据链”才能服务空间决策。②地球物理三维正反演找矿模式及智能化挖掘为简接找矿,区别于地球化学直接找矿,前者需要信息挖掘才能转换为找矿模型匹配地球化学直接找矿以满足跨尺度(矿集区-矿田-矿床-矿体)智能化信息融合与集成。③蚀变信息需要高光谱指针矿物和XRF成分关联的双重聚类信息才能达到或匹配三维空间的地球化学直接找矿。④国内外尚没有成熟的商业软件进行智能化三维资源预测评价,运用国际主流开源软件(如Python语言、R语言、C#语言等)研发以开展资源预测评价是国内外地学工作者共识。本项专题旨在探讨国内外智能找矿与资源评价的新范式及其典型案例示范,服务于国家找矿战略行动,促进智能找矿技术与信息融合集成示范,以提高国际地学竞争力。


(124)青年地球物理论坛
召集人:宗兆云 王一博
邀请地球物理青年才人报告交流。


(125)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学术论坛
召集人:李 貅 韩立国 徐佩芬 印兴耀 薛国强
中国现已有数百名中国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活跃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极少有机会交流和学习工程工作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我们拟借助于中国地球科学学术年会的契机,搭建一个提升注册工程师业务素养和执业水平的学术型交流平台,其主要宗旨是:①通过学术交流,提升从事一线工程工作的工程师水平;②通过案例交流,分享地球物理工程实践的宝贵经验;③通过理论方法技术交流,使得一线工程师学习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提升他们的自身创新能力;④通过本论坛,使得中国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拥有属于自己的学术交流平台;⑤通过本论坛,使得更多的人对中国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的意义和内涵有全新的认识和认知。


(126)非常规能源开发青年学术论坛
召集人:李守定 陆 程 杨贞军 吴必胜 李士祥 赫建明
非常规能源开发青年学术论坛:以页岩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和地热能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是我国油气增储上产与新能源的主力方向。近年来页岩油气成为新增油气资源的重要方向;我国2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开采;干热岩地热试采工程。页岩储层表征、复杂岩体的水力压裂、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和开采工艺、流体注入诱发地震等研究方向多次被评为地球科学研究前沿。针对非常规能源开发的科学前沿和核心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基础理论与方法、页岩气储层地质力学、陆相页岩油人工压裂机理、地热储层建造与控震等方面开展学术交流,通过本论坛,推进我国非常规能源开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学科交叉。


(127)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团体标准宣贯
召集人:李 貅 刘元生 刘 斌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致力于规范、总结地球物理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需要,2016年成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目前已发布团体标准13项,出版13项。专题将围绕本专业制修订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工作开展有计划的宣贯与培训,推动行业内新方法、新技术等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一带一路”,促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团体标准走向国际,占领学术高地,做出品牌。本届年会专题将开展《基于卫星数据的全球电离层电子密度建模技术标准》、《基于卫星数据的全球地磁场建模技术标准》、《基于卫星跟踪卫星数据的全球重力场建模技术标准》、《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规范》、《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折射波探测技术规程》、《微动探测技术规范》等6项标准宣贯与培训工作。


(128)地球流体系统及其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召集人:陶士振 欧光习 曾普全 胡宗全 周新桂 李营 陈建文 罗群 杨怡青
流体在地球与行星形成、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流体是地球的血液。流体地球科学观是地球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学术思想,其实质是强调流体活动主宰固体运动。在地球历史中,从内生到外生、从无机到有机,所有地球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无不存在流体的重要贡献。地球流体系统,不仅涉及地球的形成演化与矿产资源的富集分布,也关系到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本专题主要内容:①流体地球科学进展;②流体与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③地球流体的构造效应;④流体过程的固体矿产资源效应;⑤流体过程的能源矿产资源效应;⑥流体过程与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⑦地球流体与人类生存环境;⑧地球流体系统的实验和数字模拟。


(129)隧道与地下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理论及应用
召集人:刘斌 Lanbo Liu 林婷婷 孙红林 陈则连 刘征宇
地球物理技术在保障隧道与地下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隧 道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确定选线方向、施工阶段预报地质灾害、运营阶段保障服役健康的重要支撑。本专题将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加强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地球物理探测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的成果交流,通过专题论坛广聚学术资源、开阔视野、增进友谊,推动地球物理探测新理论在隧道工程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为保障我国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全周期安全提供新思路、拓展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