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二号通知


(16)南北地震带和我国东北地区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召集人:雷建设 陈棋福 梁春涛 艾印双 何宏林
南北地震带和我国东北地区地质构造、深部地球物理场与动力过程具有独特复杂性。自 2001 年昆仑山地震以来,南北地震带相继发生了汶川、玉树、芦山、鲁甸、门源、九寨沟、宜宾等地震,并伴随有腾冲火山作用。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珲春深源和前郭浅源地震,处于西北太平洋俯冲带弧后地区,有长白山火山和五大连池火山火山作用。本专题主要包括:①南北地震带及我国东北地区的构造变形与深部地球物理特征;②地震序列活动、破裂过程、同震响应、震后效应、应力触发及强地面运动、构造应力场与地震关系等新结果与新认识;③长白山火山、五大连池火山与腾冲火山作用的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证据;④深部过程的岩石圈响应及动力学机制。

(17)震源物理过程与地震危险性综合研究
召集人:杨宏峰 蒋长胜 唐啟家 张勇 万永革 何昌荣
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防震减灾工作需深入认识地震孕育环境、成核过程、破裂传播等震源物理过程。近年来,针对震源物理的研究在观测、实验、理论及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专题召集断层力学和震源物理过程的相关研究,利用地震与地质观测、大地测量、岩石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地震孕育环境,如地壳结构、应力场及时变特征、断裂带精细结构等与地震的关系,地震成核过程的实验室及野外研究;破裂传播机理研究的新技术方法、重要科学认识和典型震例,流体作用、伴随地震发生的慢速滑移及非火山型震颤等与地震的关系;天然和诱发地震活动分析、地震统计物理、地震预测建模的研究成果和新认识,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18)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机理与预测
召集人:郑文俊 邵志刚 王庆良 张竹琪 陈石 周龙泉 陈九辉 郝明 张培震
近年来,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中国大陆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科学假说在地震机理和预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强震是活动地块边界带特殊构造部位应变逐渐积累、介质突发失稳和能量释放的结果,预测的突破性进展需要建立在对其整个物理过程的理解基础上。以边界带断裂活动性、现今变形状态、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强震孕育环境及震源物理模型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针对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活动机理与预测的研究,是完善活动地块理论重要内容。本专题期望围绕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机理与预测这一核心内容,聚焦边界带断裂滑动习性、强震孕育机理、发生过程、震源模型、复发行为、地震观测技术与发震紧迫程度判断等方面最新进展开展讨论与交流。

(19)解剖地震
召集人:吴忠良 张晓东 任金卫 江在森 齐诚 徐胜
“解剖地震”科技创新计划主要针对典型发震构造模型与地震孕育发生物理过程;断层亚失稳观测与野外识别;活动地块边界带成组地震的孕育演化规律;区域地震概率预测和大数据数值模拟;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地震观测新技术;标准化、抗干扰、低功耗地震观测仪器设备等领域开展研究和技术攻关。本专题诚邀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投稿,围绕地震解剖研究和典型震例研究开展研讨,对“解剖地震”理论和技术路线进行交流。

(20)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观测约束
召集人:冷伟 李忠海 黄金水 张南 李杨
对流是地幔中的重要过程,板块构造运动是地球地幔对流在地表的表现形式。但我们对地幔对流的具体形态、地幔对流如何产生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运动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地幔对流、以及板块构造运动对地幔组分和结构、火山、地震和地表形变的影响等基本问题仍缺乏足够了解。本专题聚焦于板块构造运动与地球动力学过程,广泛征集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的结果以及各类观测,以提高我们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如板块俯冲、地幔热柱、岩浆运移、核幔耦合、岩石圈形变、板块运动以及其对地球内部结构构造的影响和动力学过程的地表地质地球物理反映等全球或局部过程的模拟和模拟方法的研究,以及对这些动力学过程提供约束的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相关观测和结果。

(21)Progress in the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al problems of Asia
Conveners:Yue Han,Leng Wei; Yu Chunquan, Wang Teng, Shi Xuhua
Asia features various tectonic units from stable cratons to active inter-plate and intra-plate deformation. High seismicity and assorted tectonic units make Asia a main focus of geophysical and geodynamical studies. This session invites contributions on the new findings and innovative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geophysics,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which will help characterize the present state, image the crustal and/or mantle structures and unravel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Asia. Studies on understanding and mitigatinggeohazards,including earthquakes, tsunamis, volcanoes, landslides, etc., are also welcome.

(22)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王志 严红勇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的损失,称之为衰减,通常用Q值来衡量能量损失的多少。Q值,与地震波速度一样,是地球介质的基本属性。快速发展的现代仪器装备能够准确地记录地表运动信息,并可据此重建介质Q值结构,进而实现通过地震波从认识地下结构和物质成分到探测物理状态的跨越。深部Q值成像不仅需要了解波传播规律,而且需要对观测资料、实验数据、背景噪声和台基效应等引起的不确定性进行适当的统计处理。会议专题欢迎在以下(但不限定)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粘弹性波传播理论的最新进展、有关振幅衰减机制的物理实验观测、地震波振幅数据处理和Q值测量方法、波速与Q值联合成像、Q值补偿与偏移成像、深部Q值成像及其对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揭示意义等。

(23)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
召集人:宁杰远 杨宏峰 刘丽军 车时
地震灾害不仅会直接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而且能引起一系列次生自然灾害及社会灾害。其防治,不仅有赖于基础研究及地震监测,也与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有关。为了防范地震灾害风险,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形成全套的科学应对策略,本专题期待打造一个平台,深入探讨与此相关的自然及社会科学问题,重点开展(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交流:①地震监测能力评估及对策;②中长期与短临地震预测的衔接;③科学的地震预报策略;④地震预测与工程地震的衔接;⑤地震救援能力的评估及合理分配;⑥地震社会学及危机管控;⑦现代信息技术在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中的应用;⑧地震相关法规制定。

(24)区域地震构造与地震地质灾害
召集人:程佳 鲁人齐 许冲 谭锡斌 姚琪 陈桂华 张世民 袁仁茂
区域尺度构造系统是联系单个构造与板内块体尺度构造体系的纽带。区域构造系统往往具有一定的地质、地貌、地球物理背景的独立性,也是区域内单体构造的统一力学系统。对于地震构造而言,基于一定区域的统一地球物理背景和力学体系,利用野外调查、空间分析、模型计算等技术,在区域系统尺度分析内部构造变形分解、构造转换、深浅关系、强震迁移、地震地质灾害链生机理、分布规律、风险评价等,探讨构造动力学机制,为合理分析区域构造变形、破坏性地震活动、地震危险性和地震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与演化等提供一种思路。本专题欢迎致力于区域地震构造、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地质灾害及相关方面研究的同行开展成果讨论、技术交流与合作。

(25)大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与预测方法和技术
召集人:王海涛 黄辅琼 陈界宏 刘洁 高永新 韩鹏 师皓宇
长期地震预报探索实践表明,5-6级中强地震的预测相对容易而7级以上的大地震往往漏报,即使全球公认的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震级也不是7级;8级以上巨大地震的预测/预报则成为全世界瞩目的难题。震源动力学理论研究表明,小地震和大地震具有不同的破裂过程。实际发生的大地震从起始到终止的过程与震源动力学理论之间的一致性研究无疑有助于突破大地震预测的瓶颈。本专题聚焦但不限于发生在中国大陆乃至全球的大地震的发震过程的回溯与总结,特别关注大地震孕育的构造条件与动力学环境、发生的物理机制与地震过程的模拟以及地震过程中的各种异常表现的系统性研究。

(26)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技术与应用
召集人:泽仁志玛 张学民 史建魁 刘文龙 张效信 申旭辉
地球物理场卫星计划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已经在轨稳定运行2年,积累了宝贵的全球基本地球物理场信息并取得部分国际领先的科学研究成果。按照计划,我国还将在十四五期间研制发射张衡一号02星和张衡二号重力梯度卫星,连续获取全球地磁场、重力场和电离层环境及其动态信息,为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地震科学研究,以及通信导航环境管理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等提供重要基础资料。本专题拟围绕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定标与数据处理方法、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应用、张衡二号重力梯度卫星研发和应用关键技术、多源地球物理场卫星数据融合分析以及天空地一体化协同观测与交叉校验等主题开展研讨与交流,推进全球地球物理场建模、地震预测科学问题探讨和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

(27)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
召集人:单新建 许才军 何建坤 吴立新 孟庆岩 李振洪 屈春燕
GNSS(GPS/BDS)、InSAR、LiDAR、卫星热红外等相关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地壳运动图像、构造活动、地震周期、冰川活动、城市沉降、地震地质灾害等地球物理方面的最新应用,以及在数据处理方法、数值模拟等方面的最近进展;以空间大地测量多源地球物理场为基础,开展地壳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

(28) 全球变化大地测量与遥感
召集人:汪汉胜 李新 江利明 李志伟 龙笛 张胜凯 刘世杰 周浩
空间大地测量与遥感、地面观测等相结合,包括卫星重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雷达/激光测高、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可见光/红外/微波遥感、冰川与水文等地面观测,将揭示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相关物质、能量平衡,为未来水资源、海平面和气候变化预测提供重要的约束,为水资源管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本专题利用水文大地测量、遥感和地面观测与模型等开展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包括山地冰川与冻土、极地冰盖(含冰架)、陆地水储量(包括地下水等)、海冰、海平面变化(比容和质量海平面)和海洋环流等全球变化响应与机理,及其相关的固体地球动力学过程。报告相关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同时空尺度科学问题的研究结果。

(29)卫星重力测量技术及其科学应用
召集人:冯伟 罗志才 肖云 申旭辉 冉将军
近年来卫星重力学快速发展,揭示了全球和区域高空间分辨率静态重力场和大尺度时变重力场变化信息,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地球各圈层质量分布与迁移规律的理解,为海平面变化、冰冻圈质量平衡和陆地水储量变化等热点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观测手段。本专题聚焦基于重力卫星原始数据的预处理、反演及应用;结合国内外正在推动的下一代重力卫星相关计划,关注多星座多观测模式的下一代重力卫星计划关键载荷指标匹配与星座设计、数值模拟分析与精度评估;探讨海陆空天多源重力数据的融合与建模技术;结合未来相关卫星计划的国际合作潜力,评估下一代重力卫星在大地测量学、地震学、水文学、海洋学和冰冻圈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30)地震大地测量学
召集人:孙文科 许才军 王琪 申文斌 熊熊 付广裕
现代大地测量观测技术(GPS、InSAR、GRACE等)的快速发展可以观测和研究全球地震变形,地震大地测量学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本专题欢迎任何与该领域相关的理论、观测、应用与解释等研究进展报告,包括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地震断层滑动分布,利用高频GPS观测数据研究震源破裂以及慢滑动过程,利用InSAR观测数据反演震源破裂模型,利用重力卫星GRACE数据研究同震与震后变形以及反演地震矩或区域粘滞构造,大地震产生的地球旋转变化、体积变化、质心变化以及全球变形等相关理论研究,以及传统大地测量(水准、三角、测距)和其它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在研究地震变形问题的进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