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二号通知


(26)强地面运动与地震灾害
召集人:张振国 章文波 储日升 周红
  地震特别是破坏性的大地震所激发的强地面运动分布非常复杂,受到地震破裂过程、传播路径介质、场地效应、地表起伏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地震动引起的地震灾害并总结其自然规律有助于震后快速、有效地抗震救灾,同时能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指导。对地震灾害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更应该基于物理规律的地震灾害定量估计。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对地震发生环境的观测与理解的深入,近年来地震强地面运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较快。本专题拟召集相关学者对强地面运动计算、地震灾害评估等相关领域展开讨论与交流,包括但不限于:地震强地面运动、地震灾害、次生灾害研究;模拟与实际观测数据对比;强地面运动计算与地震工程的应用等。

(27)区域地震构造及其地震危险性与地震地质灾害
召集人:陈桂华 袁仁茂 程佳 鲁人齐 张世民
  区域尺度构造系统是联系单个构造与板内块体尺度构造体系的纽带。相对板块尺度构造,区域构造系统往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又是区域内单个构造的统一力学系统。对于地震构造而言,基于一定区域的统一地球物理背景和力学体系,利用野外调查、空间分析、模型计算等技术,在区域系统尺度分析内部构造变形分解、构造转换、深浅关系、强震迁移、地震地质灾害链等,探讨构造动力学机制,为合理分析区域构造变形、破坏性地震活动、地震危险性和地震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与演化等提供一种思路。本专题欢迎致力于区域地震构造时空演化及其控制的地震危险性和地震地质灾害及相关方面研究的同行开展成果讨论、技术交流与合作。

(28)大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与预测方法和技术
召集人:王海涛 黄辅琼 陈界宏 刘洁 韩鹏 李纲
  长期地震预报探索实践表明,5-6级中强地震的预测相对容易而7级以上的大地震往往漏报,即使全球公认的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震级也不是7级;8级以上巨大地震的预测/预报则成为全世界瞩目的难题。震源动力学理论研究表明,小地震和大地震具有不同的破裂过程。实际发生的大地震从起始到终止的过程与震源动力学理论之间的一致性研究无疑有助于突破大地震预测的瓶颈。本专题聚焦但不限于发生在中国大陆乃至全球的大地震的发震过程的回溯与总结,特别关注大地震孕育的构造条与动力学环境、发生的物理机制与地震过程的模拟以及地震过程中的各种异常表现的系统研究。

(29)“张衡一号”卫星应用与国家地球物理场卫星探测计划
召集人:申旭辉 史建魁 罗志才 刘立波 张学民
  张衡一号是中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也是中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于2018年2月2日在酒泉顺利发射入轨,并完成了初步在轨测试。其探测结果作为研究地球电磁环境的重要手段,将为地震监测预测、通信导航环境监测、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及相关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研究提供重要基础资料。本专题本专题拟围绕 “ZH-1”卫星定标与数据质量评价、“ZH-1”卫星数据应用与分析、其他地球物理场卫星数据应用及国家地球物理场卫星计划开展等开展技术研讨与交流,展示在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技术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新成果与新认识。

(30)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
召集人:单新建 许才军 李志伟 曾琪明 屈春燕
  GNSS(GPS/BDS)、InSAR、重力、LiDAR、卫星热红外等相关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地壳运动图像、构造活动、地震地质灾害、冰川活动、城市沉降、物质流变、地表温度场变化特征等地球物理方面的最新应用,以及在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模型方面的最近进展;以地壳形变场、重力场、构造活动图像、温度场等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多源大地测量数据联合反演方法,开展地壳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

(31)空间大地测量的全球变化研究
召集人:汪汉胜 江利明 王泽民 刘世杰 李志伟 周浩 龙笛 宋春桥
  空间大地测量与遥感、地面观测等相结合,包括卫星重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雷达/激光测高、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可见光/红外/微波遥感、冰川与水文等地面观测,将揭示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相关物质、能量平衡,为未来水资源、海平面和气候变化预测提供重要的约束,为水资源管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本专题利用水文大地测量、遥感和地面观测与模型等开展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包括山地冰川与冻土、极地冰盖(含冰架)、陆地水储量(包括地下水等)、海冰、海平面变化(比容和质量海平面)和海洋环流等全球变化响应与机理,及其相关的固体地球动力学过程。报告相关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同时空尺度科学问题的研究结果。

(32)地震大地测量学
召集人:孙文科 许才军 王琪 申文斌 熊熊 付广裕
  现代大地测量观测技术(GPS、InSAR、GRACE等)的快速发展可以观测和研究全球地震变形,地震大地测量学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本专题欢迎任何与该领域相关的理论、观测、应用与解释等研究进展报告,包括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地震断层滑动分布,利用高频GPS观测数据研究震源破裂以及慢滑动过程,利用InSAR观测数据反演震源破裂模型,利用重力卫星GRACE数据研究同震与震后变形以及反演地震矩或区域粘滞构造,大地震产生的地球旋转变化、体积变化、质心变化以及全球变形等相关理论研究,以及传统大地测量(水准、三角、测距)和其它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在研究地震变形问题的进展等。

(33)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
召集人:于常青 李明 尹宏伟 邹长春
  当前的盆地勘探中,一般主要以油气为主。但是目前在很多的盆地除了油气之外,还有包括:铀,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油气,钾盐,硼矿等很多我国急需的矿产资源。为了做好综合勘察利用,目前在国内外很多盆地都已经开展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勘察,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的综合利用,对盆地进行综合勘察分析,以探测更多的矿产资源,目的在于降低勘探开发的综合成本,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34)盆地动力学与能源
召集人:何登发 琚宜文 刘树根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沉积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结构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成矿、成藏的控制作用,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沉积盆地动力学在沉积盆地的深部构造背景、盆-山关系、沉降机制、充填模式及其对能源、矿产的控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本专题将对以下方面进行研讨:①沉积盆地的深部结构、过程与盆地形成;②沉积盆地的构造—气候古地理;③多旋回沉积盆地叠合动力学过程与原型盆地演化;④叠合盆地复合成矿(藏)系统流体运聚及其资源、能源效应。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机制的盆地动力学进行综合研讨,通过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充分融合,推动我国盆地动力学研究的进步。

(35)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
召集人:琚宜文 曹代勇 何登发 卢双舫
  沉积岩系的形成与改造,必然产生多种能源(煤、油、气、铀)和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的聚集与赋存。近些年来,已在沉积岩系三维时空分布、物源分析、有机质与成矿物质发育的沉积−成岩过程、非常规储层的物质组成和微纳米孔隙结构、流体-岩石的相互作用、矿物的转化、及富有机质页岩和煤岩等的固-液-气演化以及沉积岩系层间滑脱与页岩和煤岩流变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专题将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讨:①沉积岩系形成、演化与改造的地球动力学背景;②沉积岩系的沉积−成岩-改造过程;③沉积岩系构造变形以及顺层滑脱与岩石流变;④非常规能源的富集与赋存机理;⑤多种能源(煤、油、气、铀)和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的聚集与共存特征。

(36)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与应用
召集人:袁万明 王非 张志诚 陈文 邱楠生 田云涛 沈传波 任战利
  同位素热年代学是一门集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岩石矿物学、计算模拟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同位素年代学除为地质事件标定时间外,它所涉及的元素或同位素的扩散特性使其成为解析地质热历史、洞悉地壳深部动力学机制的定量手段,使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岩体或矿体形成及盆地埋藏的温度、时代、深度,而且因为同位素扩散的可模拟性使得我们能够定量地解析冷却历史及剥露过程,因而可以开展时间-空间-温度定量关系的综合性研究。这些独特的特性,使其在造山历史、沉积盆地热演化历史、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专题拟就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开展交流,以期提升我国同位素热年代学的研究水平。

(37)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馏理论、分析方法和地质应用
召集人:黄建 苏本勋 樊海峰 何永胜 赵新苗
  近20年来,金属稳定同位素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位素分馏理论和分析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新的同位素体系不断得到开发,并被应用到从低温到高温、从地球内部到地表、从生物到非生物、从天空到海洋、从古环境到现代环境等等内容丰富的领域中,是国际地球化学界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我国地球化学家近年来在金属稳定同位素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分析方法、分馏理论和地质应用等多方面取得很好的进展,更多的科研机构也开展了相关研究。这个分会场将着重交流和讨论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