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二号通知


六、会议学术活动
1.大会特邀报告(另行通知);
2.学术论文报告讨论会(按如下专题提交论文,实际分组将根据投稿情况具体安排。报告分为口头、展板两种形式)。

(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
召集人:李惠民 田小波 杨顶辉 于常青 陈赟
  地球深部状态与大陆构造格局,岩石圈的物理-化学组成、属性和变异特征及其在深部研究中的应用;岩石圈的深层与浅层结构和构造;地球深部的圈层耦合;岩石圈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岩石圈的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深层过程;地幔对流和大陆动力学模型及相关内容;青藏高原及其周缘深部结构探测;地壳流与高原侧向生长;大陆岩石圈板块俯冲与高原上地幔形变;高原与周缘块体接触关系等等。

(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
召集人:刘青松 杨天水 黄宝春 潘永信 杨振宇
  古地磁学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尤其在板块构造、地球内部动力学、地质年代学、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以及全球变化等方面,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专题包含内容:海洋磁学与生物磁学;岩石磁学与环境磁学;地球磁场变化与地球动力学;磁性地层学与年代学;构造古地磁学与陆内变形,尤其是东亚主要地块古构造位置、古大陆重建与构造演化及大陆动力学、古地磁实验室建设与磁学仪器研发等。

(3)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
召集人:徐义刚 李曙光 李忠海 刘少峰 孙卫东 许文良 郑天愉 朱光
  西太平洋俯冲在东亚大陆边缘及陆内地质演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东亚大地幔楔和深部巨大的碳-水储库的形成、华北克拉通破坏、华南大陆再造、东北地壳增生、东亚边缘海和含油气盆地,以及大规模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等均直接或间接地与西太平洋俯冲作用相关。本专题将聚焦(但不限于)以下科学问题:①太平洋板块的漂移、俯冲历史重建;②古太平洋俯冲作用于东亚大陆的起始时间和过程;③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东亚大陆演化的地质和岩浆记录;④西太平洋俯冲作用与地表过程的联系;⑤东亚大地慢楔的形成与壳幔物质循环;⑥东、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异同和对比研究。

(4)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
召集人:裴顺平 赵俊猛 陈永顺
  陆陆碰撞是地球上最活跃的板块构造运动之一,从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一直延伸到伊朗高原,土耳其高原,其深部三维精细结构,动力学过程和扩展机制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些陆陆碰撞带及其周边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同时,也派生出更多的科学问题。本专题将聚焦于陆陆碰撞过程中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地球动力学热点问题,展示在地震、大地电磁、重力、地热、形变、数值模拟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从事陆陆碰撞带地壳/上地幔结构与动力学研究的学者提供多学科相互学习、交叉的学术平台。

(5)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
召集人:刘少峰 胡修棉 何登发 李亚林 王平
  沉积盆地作为大陆地壳表面发育的一种重要构造单元,其形成和演化受控于岩石圈(或地壳)变形、深部地幔活动及地表地质作用。盆地沉积不但记录了古气候和环境演变,而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大地构造作用过程和深部地幔过程,因此,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结合研究长期处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最前沿。本专题将在我国近年沉积盆地研究基础上聚焦如下几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① 沉积盆地精细的年代-岩石-地层格架;②地表过程与板块构造活动和深部地幔过程耦合;③沉积盆地及其深达岩石圈地幔基底的3-D精细结构和盆地成因;④俯冲、碰撞造山背景下的盆山系统演化与动力学;⑤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动力成因关系。

(6)洋陆过渡带结构与演化
召集人:李三忠 赵明辉 丁巍伟 朱俊江
  洋-陆过渡带(OCT)是大陆与大洋岩石圈转换之间的特殊构造地带。狭义的OCT指被动陆缘的陆壳明显减薄到洋壳出现的深水区,称为洋陆转换带;而广义的OCT则包括活动大陆边缘,至大洋岩石圈俯冲作用所能波及的陆内区域,但其核心研究区域依然聚焦于俯冲带和大陆边缘。本专题将围绕现今西太平洋、东印度洋、和古老造山带中的OCT,探讨其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动力过程与机制及其相关的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等。就如上的关键科学问题,热忱欢迎海洋地质界与大陆地质界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界学者前来交流。

(7)大火成岩省与资源环境响应
召集人:厉子龙 杨树锋 徐义刚 周美夫 张招崇
  大火成岩省(Large Igneous Province)是近年来国际地学界广泛关注的科学前沿之一。它是指在较短的地质时期内,在板内构造环境中所形成的大规模岩浆岩建造。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板块,并且普遍存在于地质历史的各个主要时期,是检验地幔柱假说,揭示地球内部物质及岩浆动力学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并与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及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关系密切。我国发育了多个大火成岩省,如峨眉山和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大火成岩省是否在短期内快速形成?其形成是否与来自核-幔边界的地幔柱有关?其地幔动力学过程如何?如果与地幔柱成因有关,那地幔柱是岩浆源区还是作为热源导致上覆岩石圈的熔融?与大规模钒钛磁铁矿床和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的关系?与生物灭绝和全球气候变化关系?这些科学问题的解决需要开展多学科、多方位的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对比,以期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大火成岩省理论。欢迎广大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矿床学及古生物地层与地质环境科学等方面的专家和研究生参加此专题并踊跃投稿。

(8)花岗岩成因与大陆地壳演化
召集人:吴福元 徐夕生 马昌前 陈斌 王涛 杨进辉 王强 黄小龙 王晓磊
  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镁铁质岩石(统称“花岗岩类”岩石)是构成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陆形成、演化的标志物,且形成于各种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中,蕴含着探索大陆动力学的重要信息。花岗岩成因是地质学中永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其与大陆地壳生长、岩石圈演化及区域构造发展等之间的关系,更是成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年的研究进展和争议集中在:花岗质岩浆形成的温压条件、分离结晶与高分异花岗岩成因、巨量花岗岩发育的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背景、花岗岩就位构造机制、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及分异和再造、花岗岩与壳幔相互作用、花岗岩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等。本专题将重点交流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研讨存在的问题。

(9)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超大陆聚合与裂解
召集人:张健 彭澎 王孝磊 张少兵 张拴宏
  过去十多年,前寒武纪地质及全球超大陆演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使我们对地球起源和演化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然而,前寒武纪构造演化领域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重要地球科学问题,如最初始地壳的组成,地球在前板块构造阶段的构造行为与机制,板块构造启动时间及早期作用方式,板块构造与地幔柱构造在太古宙地壳形成中的差别和联系,早期海洋发展与生命过程,地球早期表生环境突变与氧化事件,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克拉通形成与演化,前寒武纪超级大陆的聚合与裂解,等。我们诚邀各位同仁在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全球超大陆聚合与裂解”专题展示您的成果,促进学科交流,共同探索以上前沿科学问题。

(10)华南构造岩浆与成矿作用
召集人:王岳军 舒良树 张岳桥 颜丹平 冯佐海
  华南陆块是东亚主要的大陆块体,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复杂,保存了重要的矿产资源,是开展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和认知东亚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华南陆块在早前寒武纪多块体构造复杂演化基础上,自中、新元古代以来长期处于全球超大陆聚散与南北大陆离散拼合的交接转换地带的总体构造动力学背景中。一般认为,华南经历了新元古代碰撞拼贴和古生代的多期造山作用,中新生代以来遭遇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和青藏高原形成与印-澳板块北向差异运动的夹持,导致区域内复杂的构造-岩浆-沉积-成矿的动力学背景。本专题将重点交流上述研究成果,并讨论其存在问题。

(11)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与复合造山过程
召集人:裴先治 董云鹏 王宗起 闫臻 吴元保 王勇生 龙晓平 宋述光 刘晓春 张建新
  中央造山系横亘于中国大陆中部,分隔中国大陆南北不同的地质、地理、经济、文化等。 它是中国南北陆块群经过长期、复杂的多块体拼合过程形成的复合型大陆造山系,是中国乃至东亚大陆最主要的造山系和成矿域,控制着中国大陆南北两侧成盆和成藏。因此,中央造山系研究既是国际地球科学最前沿领域之一,也是解决国家资源能源危机的根本所在,更是国家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关键地域。本专题将基于近年来苏鲁、大别、桐柏、东秦岭、西秦岭、祁连、柴北缘、东昆仑、西昆仑、阿尔金及其邻区最新研究成果,重点研讨中国大陆南、北陆块群之间长期、复杂作用过程中的构造地质、地层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床学等丰富地质记录,深入探讨多陆块之间增生、俯冲、碰撞造山机制与复合造山过程。

(12)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
召集人:肖文交 周建波 王涛 徐备 张招崇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也是全球三大成矿域之一,具有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其西段受到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叠加和印亚碰撞远程效应的改造,东段受到蒙古-鄂霍次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复合造山,在全球大地构造和成矿学研究领域中一直被列为研究热点地区。本专题将集中展示近年来该区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深部探测和矿床学等方向研究成果,展示从中亚、我国新疆、内蒙古到东北及邻区的新发现和新认识,聚焦于中亚成矿域俯冲增生和复合造山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岩浆流体作用与成矿特征,为研究中亚造山带的学者提供一个观点交流、思想碰撞、共同提高的学术平台。

(13)三江特提斯域构造: 深部地壳流变与地表地貌响应过程与机制
召集人:张波 曹淑云 李仕虎 王勤 刘俊来
  特提斯构造域是一个全球规模的巨型构造带,喜马拉雅造山带及其东南缘三江特提斯域是其重要组成,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特提斯造山过程,以及完整的新特提斯洋斜向俯冲和大陆斜向碰撞的全部记录,是青藏高原向东南“物质挤出逃逸”的重要通道和构造变形急剧调节带区。本区巨型构造带普遍出现片麻岩、混合岩、岩浆与韧性剪切带的改造,并塑造三江独具特色的山川河流格局,使得其成为认识深部地壳流变与浅部地表地貌响应过程的重要区域。本专题欢迎不同学科的学者展示如下新观测与新认识:深部地壳构造流变、壳-幔相互作用、构造地貌、浅部地壳变形等。

(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
召集人:杨树锋 贾承造 陈汉林 贾东 郭召杰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Circum-Tibet Plateau Basin and Range System)是印藏碰撞形成的现今全球最大弥散型陆内构造变形域,其构造重塑和改造极其强烈,形成独特而复杂的构造现象和类型,是解剖中国大陆构造过程和丰富大陆动力学理论的重要窗口;也是油气重要聚集域,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本专题将围绕着以下方面开展交流: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格局及演化,岩石圈流变结构及地球动力学,大陆构造过程与控气作用及其对青藏高原生长的限定等方面。

(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
召集人:陈杰 刘静 王伟涛 张世民 李有利
  青藏高原周缘是构造和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同时气候的影响也最为强烈,因此是研究高原新构造和现代变形以及构造地貌过程的理想地区,是一个近年来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在环青藏高原的造山带开展了不同方法和不同时间尺度的构造及其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研究。本专题欢迎各学科学者展示在高原周缘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中取得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内容涉及如活动断裂与褶皱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中的新观测手段、新数据与新模拟方法;历史与史前强地震发生规律与活动构造的关系;量化构造与气候在高原地貌过程中的角色,高原形成中的沉积作用和新构造作用,地表过程、活动构造和地球深部动力学的联系等多方面。

(16)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
召集人:方小敏 孙继敏 金章东 李高军 颜茂都
  青藏高原的隆升演化长期以来是构造和气候之间的假定联系中心。在印度板块持续北向碰撞高原隆升发育过程中,构造和气候发生相互作用,山地剥蚀隆升、沉积物沉积在山前/间盆地中、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发生调整等。因此,多元的构造和沉积记录,包括盆地沉积物序列和山地剥蚀序列等,为认识区域构造演化、风化剥蚀、气候变化和地表变形等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约束。本专题欢迎所有有关高原及周边地区构造演化、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17)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
召集人:郑文俊 付碧宏 李海兵 张培震 王伟涛
  新构造是指自新近纪到第四纪时期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地质构造,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造成岩石(层)的变形,而且直接控制了地形地貌的形成,其最终结果展现于现今地表地貌形态上。新构造的表现形态包括了新褶皱构造、活动断裂带、新造山带、现代裂谷与地裂、活动断块、近代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地震地表破裂等,研究内容不仅包括不同形式的构造变形,还涉及火山、地震及受新构造作用控制外力地质作用等。新构造与地震、地震机理、地质灾害的防御、城市安全及国家大工程建设的密切相关,近年来已成为一门十分活跃的新兴分支学科。本专题希望在新构造、地表过程、地震过程与机理、地质灾害机理研究及其与环境、资源等方面应用的经验和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18)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召集人:蒋长胜 唐啓家 张勇 万永革
  从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角度开展强震孕育环境、破裂与传播机制、应力传递与断层相互作用、地震活动特征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是深化强震机理科学认识并服务地震减灾和公共安全的重要途径。本专题征集如下研究成果:①强震破裂与传播机理、研究的新技术方法、重要科学认识和典型震例;②地震孕育环境分析,包括地壳应力场、应力传递和强震引发的地震活动变化、地壳内部结构与地震发生的关系;③地面观测物理量与地震发生的关系;地震预测探索的新理论、新方法;④天然地震和大型工程诱发地震活动分析,统计地震学与地震统计物理、地震预测建模的研究成果和新认识,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19)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
召集人:任俊杰 任治坤 饶刚 王华 吴中海
  与强震相关的地貌演化是理解断裂活动与强震及构造与地貌过程相互作用的关键。研究应变如何累积与释放、地貌如何演化需要多时间尺度下地表与地下的多空间尺度研究的交叉。随着现代高精度测量技术(如LiDAR、无人机摄、GPS和InSAR等)和高精度测年方法的发展,活动构造的高精度与定量化已成必然趋势。通过与传统的断错地貌、古地震等及地下浅层物探的探测技术和第四纪测年技术研究相结合,可分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运动变化和应变分配,探讨断裂的活动习性及其地貌响应。本专题着重活动构造的定量研究(滑动速率、古地震等)及其地震构造的深部结构特征等。欢迎广大同行展示其新方法、新数据与新认识,共同探讨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的相关科学问题。

(20)活动断层、深部结构与地震复发习性
召集人:徐锡伟 姚华建 雷建设 刘保金 徐浩德 任治坤
  活动断层是潜在的地震震源,也是地震灾害源。活动断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是深入理解长期滑动习性和地表破裂型地震复发模型;活动断层的深部结构和深浅构造关系是构建地震构造模型,认识发震机理、地震动态破裂过程和地震灾害分布特征等不可缺或的物理元素。本专题强调地质与地球物理结合、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结合、静态的地壳结构与运动状态的观测相结合、野外考察与数值力学模拟相结合,展示综合研究活动断层地震破裂习性、复发模型、地形地貌演化过程、近断层强地面运动特征、变形局部化特征、活动断层灾害带避让、活动断层填图、关键构造部位高分辨率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等综合性研究成果,揭示现今板内变形动力学过程和本质。

(21)南北地震带浅源强震和我国东北地区深源强震的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对比研究
召集人:雷建设 陈棋福 梁春涛 何宏林
  南北地震带又称为南北构造带,其地表地质活动、深部地球物理场及动力过程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自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以来,在南北地震带相继发生了汶川、玉树、芦山、鲁甸、门源等地震,特别是2015年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尼泊尔8.1级地震,并伴随有腾冲火山作用。本专题主要包括 ① 南北地震带及周边地区的构造变形与深部地球物理特征;② 地震序列活动、破裂过程、同震响应、震后效应、应力触发及强地面运动、构造应力场与地震的关系等研究新结果与新认识;③ 腾冲火山作用的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证据;④ 南北地震带深部过程的岩石圈响应及动力学机制。

(22)地震震源物理与断层力学研究进展
召集人:杨宏峰 马胜利 岳汉 许才军
  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近些年灾害性地震频发,因此相应的防震减灾工作刻不容缓。相关工作需要人们对地震过程和发震机理有深入的了解。近些年来,针对断层力学和震源物理的研究在观测、实验、理论及数值模拟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本专题在此召集针对地震发生机理、孕育过程、破裂传播和终止、震后恢复等过程的相关研究,利用地震波观测、野外地质观测、大地测量、岩石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等不同手段,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介质属性随时间变化、应力状态、破裂过程、野外断层观测、断层结构、非均匀性对地震破裂和地表震动的影响、流体作用、伴随地震发生的慢速滑移及非火山型震颤等等。

(23)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召集人:张晓东 张培震 任金卫 熊熊 江在森 周仕勇
  2018年5月12日,中国地震局在原有的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在“川滇缅”和“新疆中亚帕米尔”地区建设实验场,通过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统筹整合各方资源,聚集系统内外科技力量,以全新的模式开始运行,建立开放的地震科学研究实验平台,开展地震科学研究探索,同时在实验场区开展“透明地壳”和“解剖地震”等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 本专题诚邀国内外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大地测量学等领域在川滇地区进行地震科学研究的学者们投稿,围绕地震科学问题开展研讨,同时欢迎对实验场地震科学研究有启发和促进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

(24)地幔和地核:结构、动力学、物质和化学组成及和浅部的相互作用
召集人:孙新蕾 冷伟 李娟 毛竹 倪四道
  地球深部,包括地幔和地核,是地球内部动力系统的中枢,其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驱动板块运动、地幔柱活动以及地磁场的形成,并对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稳定性和构造演化产生深刻影响。认识地幔和地核的结构、动力学、物质和化学组成及和浅部的相互作用,对理解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有重要意义。专题将邀请地球物理学、矿物物理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动力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投稿,通过多种观测数据的正演模拟、反演求解以及高温高压实验或者理论计算,以及动力学模拟等手段,期望对地球深部状态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地球内部动力学系统的演化机制和过程。

(25)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观测约束
召集人:黄金水 张南 李忠海 冷伟 李杨
  对流是地幔中的重要过程,板块构造运动是地球地幔对流在地表的表现形式。但我们对地幔对流的具体形态、地幔对流如何产生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运动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地幔对流、以及板块构造运动对地幔组分和结构、火山、地震和地表形变的影响等基本问题仍缺乏足够了解。本专题聚焦于板块构造运动与地球动力学过程,广泛征集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的结果以及各类观测,以提高我们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如板块俯冲、地幔热柱、岩浆运移、核幔耦合、岩石圈形变、板块运动以及其对地球内部结构构造的影响和动力学过程的地表地质地球物理反映等全球或局部过程的模拟和模拟方法的研究,以及对这些动力学过程提供约束的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相关观测和分析结果。

(26)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Geophysics and Regional Dynamics of Asia
Conveners:LiZhao,DaoyuanSun,XianzhongLi,Lijun Liu
  Asia features various tectonic units from stable cratons to active inter-plate and intra-plate deformation. High seismicity and assorted tectonic units make Asia a main focus of geophysical and geodynamical studies. This session invites contributions on the new findings and innovative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geophysics,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which will help characterize the present state, image the crustal and/or mantle structures and unravel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Asia. Studies on understanding and mitigatinggeohazards, including earthquakes, tsunamis, volcanoes, landslides, etc., are also welcome.

(27)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赵翠萍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的损失,称之为衰减,通常用Q值来衡量能量损失的多少。Q值,与地震波速度一样,是地球介质的基本属性。快速发展的现代仪器装备能够准确地记录地表运动信息,并可据此重建介质Q值结构,进而实现通过地震波从认识地下结构和物质成分到探测物理状态的跨越。深部Q值成像不仅需要了解波传播规律,而且需要对观测资料、实验数据、背景噪声和台基效应等引起的不确定性进行适当的统计处理。会议专题欢迎在以下(但不限定)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粘弹性波传播理论的最新进展、有关振幅衰减机制的物理实验观测、地震波振幅数据处理和Q值测量方法、Q值补偿与偏移成像、深部Q值成像及其对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揭示意义等。

(28)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与地震灾害评估
召集人:张振国 储日升 章文波 周红
  地震特别是破坏性的大地震所激发的强地面运动分布非常复杂,受到地震破裂过程、传播路径介质、场地效应、地表起伏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地震动引起的地震灾害并总结其自然规律有助于震后快速、有效地抗震救灾,同时能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指导。对地震灾害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更应该基于物理规律的地震灾害定量估计。利用高性能计算及相关技术手段对地震开展数值模拟是地震强地面运动、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对地震发生环境的观测与理解的深入,近年来地震强地面运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较快。本专题拟召集相关学者对强地面运动计算、地震灾害评估等相关领域展开讨论与交流,包括但不限于:破坏性地震、设定地震的强地面运动、地震灾害研究;地震灾害与次生灾害;强地面运动模拟与实际观测数据对比;强地面运动计算与地震工程的应用等。

(29)大地震预测技术与方法
召集人:王海涛 黄辅琼 刘洁 邵志刚 李纲 岳汉
  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中国开始了正式的地震预报探索之旅。在渐进式预报思路和综合预报方法的指导下历经50余年探索,虽然在地震预测/预报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全实现定量化,但为数不少的诸如1973年的海城地震、1976年的松潘-平武地震的成功的经验预报案例足以给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本专题将聚焦但不局限于:大地震预测理论与方法技术的历史案例回顾、新技术新方法探索,尤其欢迎数值地震预测/预报方法有关的创意、设想与实现。

(30)“张衡一号”卫星应用与国家地球物理场卫星探测计划
召集人:申旭辉 王赤 李辉 吴立新 吴健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即ZH-1)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也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于2018年2月成功发射入轨,拟于2018年8月初完成在轨测试。其后续卫星计划已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ZH-2”已经通过可研评估。电磁卫星的探测结果作为研究地球电磁环境的重要手段,将为地震监测预测、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及相关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研究提供重要基础资料。目前,在地震震例及统计分析、电离层物理、圈层耦合、地空交叉试验等应用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本专题拟围绕 “ZH-1”卫星定标与数据质量评价、“ZH-1”卫星数据应用与分析、其他地球物理场卫星数据应用与分析及“ZH-2”和重力梯度卫星研发开展技术研讨与交流。

(31)强震动观测及其应用
召集人:王玉石 周宝峰 李永义
  聚焦强震动观测技术及数据在抗震减灾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方向的学术交流:强震动观测台站建设与台网布局技术;强震动观测系统运行维护与质量保障体系;强震动数据实施传输;强震动数据处理;强震动观测技术在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中的应用;地震危险性与强震动衰减特性;近断层强震动特性及其工程破坏作用;强震动经验统计与数值模拟;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强震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强震动观测仪器研发;强震动数据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等。

(32)地震应急的现状与前景
召集人:杨建思 陈安
  专题内容主要涉及地震应急科学理论、地震应急管理、地震应急科学技术以及相关创新成果等方面,使得地震应急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而提升地震应急的科技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33)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
召集人:单新建 许才军 李志伟 曾琪明 屈春燕
  GNSS(GPS/BDS)、InSAR、重力、LiDAR、卫星热红外等相关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地壳运动图像、构造活动、地震地质灾害、冰川活动、城市沉降、物质流变、地表温度场变化特征等地球物理方面的最新应用,以及在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模型方面的最近进展;以地壳形变场、重力场、构造活动图像、温度场等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多源大地测量数据联合反演方法,开展地壳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

(34)空间大地测量的全球变化研究
召集人:汪汉胜 江利明 王泽民 童小华 李志伟
  空间大地测量与遥感、地面观测等相结合,包括卫星重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雷达/激光测高、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可见光/红外/微波遥感、冰川与水文等地面观测,将揭示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相关物质、能量平衡,为未来水资源、海平面和气候变化预测提供重要的约束,为水资源管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本专题利用水文大地测量、遥感和地面观测与模型等开展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包括山地冰川与冻土、极地冰盖(含冰架)、陆地水储量(包括地下水等)、海冰、海平面变化(比容和质量海平面)和海洋环流等全球变化响应与机理,及其相关的固体地球动力学过程。报告相关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同时空尺度科学问题的研究结果。

(35)地震大地测量学
召集人:孙文科 许才军 王琪 申文斌 熊熊
  随着现代大地测量观测技术(GPS、InSAR、GRACE等)的快速发展,全球地震变形以及震前/后地震变形都可以被更加精确的观测出来并加以研究,所以,地震大地测量学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本专题欢迎任何与该领域相关的理论、观测、应用与解释等研究进展报告,包括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地震断层滑动分布,利用高频GPS观测数据研究震源破裂以及慢滑动过程,利用InSAR观测数据反演震源破裂模型,利用重力卫星GRACE数据研究同震与震后变形以及反演地震矩或区域粘滞构造,大地震产生的地球旋转变化、体积变化、质心变化以及全球变形等相关理论研究,以及传统大地测量(水准、三角、测距)和其它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在研究地震变形问题的进展等。

(36)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
召集人:于常青 李明 尹宏伟 邹长春
  当前的盆地勘探中,一般主要以油气为主。但是目前在很多的盆地除了油气之外,还有包括:铀,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油气,钾盐,硼矿等很多我国急需的矿产资源。为了做好综合勘察利用,目前在国内外很多盆地都已经开展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勘察,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的综合利用,对盆地进行综合勘察分析,以探测更多的矿产资源,目的在于降低勘探开发的综合成本,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37)盆地动力学与能源
召集人:何登发 琚宜文 刘树根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沉积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结构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成矿、成藏的控制作用,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沉积盆地动力学在沉积盆地的深部构造背景、盆-山关系、沉降机制、充填模式及其对能源、矿产的控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本专题将对以下方面进行研讨:①沉积盆地的深部结构、过程与盆地形成;②沉积盆地的构造—气候古地理;③多旋回沉积盆地叠合动力学过程与原型盆地演化;④叠合盆地复合成矿(藏)系统流体运聚及其资源、能源效应。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机制的盆地动力学进行综合研讨,通过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充分融合,推动我国盆地动力学研究的进步。

(38)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
召集人:琚宜文 曹代勇 何登发 卢双舫
  沉积岩系的形成与改造,必然产生多种能源(煤、油、气、铀)和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的聚集与赋存。近些年来,已在沉积岩系三维时空分布、物源分析、有机质与成矿物质发育的沉积−成岩过程、非常规储层的物质组成和微纳米孔隙结构、流体-岩石的相互作用、矿物的转化、及富有机质页岩和煤岩等的固-液-气演化以及沉积岩系层内顺层滑脱与页岩和煤岩流变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专题将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讨:①沉积岩系形成、演化与改造的地球动力学背景;②沉积岩系的沉积−成岩-改造过程;③沉积岩系构造变形以及顺层滑脱与岩石流变;④非常规能源的富集与赋存机理;⑤多种能源(煤、油、气、铀)和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的聚集与共存特征。

(39)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与应用
召集人:王非 陈文 邱楠生 田云涛 袁万明 沈传波 任战利
  同位素热年代学是一门集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岩石矿物学、计算模拟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同位素年代学除为地质事件标定时间外,它所涉及的元素或同位素的扩散特性使其成为解析地质热历史、洞悉地壳深部动力学机制的定量手段,使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岩体或矿体形成及盆地埋藏的温度、时代、深度,而且因为同位素扩散的可模拟性使得我们能够定量地解析冷却历史及剥露过程,因而可以开展时间-空间-温度定量关系的综合性研究。这些独特的特性,使其在造山历史、沉积盆地热演化历史、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专题拟就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开展交流,以期提升我国同位素热年代学的研究水平。

(40)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
召集人:魏春景 刘晓春 吴春明 张泽明 吴元保
  变质作用反映地壳内部热动力体制变化,受到地壳与地幔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控制,与地壳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变质作用可以很好地记录克拉通与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时间和机制,因此对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是研究地球动力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变质作用研究包括野外及岩相学观察,高温高压实验及热力学平衡模拟等方法。本专题主要所涉及如下科学问题:①早前寒武纪时期地壳的热状态如何?②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与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有哪些研究进展?③如何确定变质岩条件、年龄与PTt轨迹?④变质与变形作用如何控制流体活动与元素迁移?⑤变质深熔作用与花岗质岩石成因有哪些联系?⑥怎样从变质作用约束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

(41)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
召集人:郑建平 夏群科 汤艳杰 郭锋 张铭杰 陈立辉 刘传周 刘金高
  地幔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储库,同时也是浅表资源和能源的起源场所。板块构造运动和地幔柱/热点活动导致地幔物理化学性质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变化,进而造就现今上地幔化学组成的高度不均一性。通过对不同构造背景中产出的天然样品(包括直接的地幔岩石和间接的幔源镁铁质-超镁铁质火成岩)开展地球化学、岩石学、构造学等学科的联合研究,是进一步揭示地幔组成结构以及相关岩浆-构造活动的关键。然而,目前对地幔及其来源岩石的属性、起源、成因以及与壳-幔动力学过程的联系,仍缺乏系统认识。因此,为加强多学科间交叉创新,本专题邀请从事地幔岩石学、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等相关专家投稿并参与讨论。

(42)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召集人:杨顶辉 刘伊克 李小凡 赵志新 符力耘
  地震波传播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理论基础,地震成像是探视地球内部结构和相关信息的重要方法。本专题重点研讨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探查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其应用成果。征稿范围包括:①地震波传播理论、正演新方法及成像新技术;②地震波传播理论在油气、矿产等资源,表层结构勘探,环境地质调查等工程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③地震波衰减、各向异性等介质属性准确描述的进展;④地震波场模拟和反演成像的高性能计算技术,以及数字化计算结果显示、软件及硬件;⑤上述各种有关地震波传播与成像的事例研究、应用及其成果。

(43)高压实验矿物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召集人:费英伟 代立东 刘曦 倪怀玮 巫翔 杨晓志 翟双猛 张宝华 张莉
  高压实验在推动固体地球科学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专题将就高温高压下矿物与岩石的结构、相变、物性(热容、密度、弹性、声学、流变、电导率等)、矿物与熔/流体相互作用(相平衡、部分熔融、元素分配和分异、成矿元素的迁移和富集)等科学问题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深入讨论相关成果在固体地球科学方面的意义与应用,广泛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努力推进人类对地球深部物质组成、状态、运动和演化规律的认识。

(44)机器学习在地球物理领域中的应用
召集人:蔡晋安 沈萍 陈会忠 胡天跃 彭丰林
  近年国内外在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地球物理信息技术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及发展,跟踪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特设 本专题。主要内容有:人工智能(AI)机器深度学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地球物理监测、地球物理资料处理和解释中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等。

(45)海洋地球物理
召集人:郝天珧 丘学林 高金耀 吴时国 宋海斌
  海洋是我国的战略重点,海洋强国、海上丝绸之路等国策都表明,海洋地球物理将大有作为,做出更大贡献。海洋地球物理进展迅速,如: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的研究逐渐从中国边缘海走向了深渊大洋,海底地震仪的勘探逐渐从广角地震走向了天然地震,数据处理从走时成像向波形模拟过渡。本专题拟交流海洋地球物理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内容包括: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及新应用;海洋深部地球物理与大陆边缘动力学;深水沉积、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海相残留盆地;海洋工程地质、环境地球物理;地震海洋学;海底热液活动与成矿;其它有关海洋地球物理科学内容也欢迎交流。

(46)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
召集人:赵国泽 黄清华 王绪本 胡祥云 汤吉
  “地球电磁学”已经发展为具有近30种分支技术和方法的重要地球物理学科,称其为“电磁地球物理学”已成发展趋势。在理论研究、仪器研制、数据处理、2D/3D正反演以及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应用成就。天然源和人工源两类电磁方法的发展争相斗艳,地面电磁观测方法,海底探测、空间探测等领域都取得瞩目成就。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探测精度和应用效果的明显提高,在新老油气田勘探、非常规能源勘探、矿集区和深部找矿、地下水和地热探查、环境监测、工程勘查、华北/西北/青藏高原等许多重要地块或构造区的深部结构探测,以及地震等灾害的预测监测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认识不断涌现。本专题欢迎电磁地球物理学各领域及其它相关领域研究应用新成果的论文,特别欢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成果的论文。

(47)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召集人:詹仕凡 刘洋 邓志文
  地球物理是油气田和煤田勘探的重要技术,提高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分辨率、信噪比、保真度和成像精度以及获得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参数和储层参数,是近年来油气田和煤田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研究内容。本专题征稿范围包括: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复杂地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井筒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油气田和煤田地层参数反演及解释;高精度重磁电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及与油气田、煤田勘探开发有关的地球物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

(48)环境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召集人:杨进 田舍
  针对环境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新软件、新成果、新进展、及在不同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效果等内容,本专题围绕以下几方面的环境应用领域开展学术交流:①大气环境(大气污染、PM2.5监测等);②地下水资源环境(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大坝渗漏等);③油气环境(废弃油场评价、加油站污染等);④固体废弃物环境(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电子垃圾等);⑤地下工程环境 (地下管线、地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⑥地质灾害环境(滑坡、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⑦辐射环境(核废物污染、核废料堆放选址等);⑧道路交通环境(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病害);⑨古文化环境(考古、文物保护等);⑩其它环境(环境保护、环境评价等)。

(49)浅地表地球物理进展
召集人:张海江 田钢 殷长春 王赟 邓居智
  近地表是地球介质最复杂,最敏感和最脆弱的部分,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部分,因此它成为地球物理学家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对象。近地表地球物理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测和研究近地表地球介质的物理属性,研究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提供科学方法、相关技术及观测数据,是近年来地球物理学中发展最迅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方向。本专题强调可应用于浅地表研究的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包括正演模拟技术、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仪器装备研发、反演与成像技术以及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资源勘查、环境、工程、防灾减灾等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