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二号通知


(30)深部资源探测技术与矿集区立体探测
召集人:吕庆田 汤井田 胡祥云
      拓展深部资源是国际大趋势,然而深部资源勘查面临理论和技术瓶颈。本专题围绕深部资源勘查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典型矿集区3D结构探测和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展开学术交流。专题将组织正在实施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03的有关课题和专家,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题交流。

(31)大型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查
召集人:于常青 翟刚毅 李 明
      目前在盆地勘探中,一般主要以油气为主,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的盆地除了油气之外,还有包括:铀,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油气,钾盐,硼矿等很多我国急需的矿产资源,为了做好综合勘察利用,国内外目前在很多盆地都已经开展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勘察,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盆地进行综合勘察分析。目的在于降低勘探开发的综合成本,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32)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
召集人:汤 吉 赵国泽 黄清华 王绪本 胡祥云
      “地球电磁学”已经发展为具有近30种分支技术和方法的重要地球物理学科,称其为“电磁地球物理学”已成发展趋势。在理论研究、仪器研制、数据处理、2D/3D正反演以及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应用成就。天然源和人工源两类电磁方法的发展争相斗艳,地面电磁观测方法,海底探测、空间探测等领域都取得瞩目成就。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探测精度和应用效果的明显提高,在新老油气田勘探、非常规能源勘探、矿集区和深部找矿、地下水和地热探查、环境监测、工程勘查、华北/西北/青藏高原等许多重要地块或构造区的深部结构探测,以及地震等灾害的预测监测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认识不断涌现。本专题欢迎电磁地球物理学各领域及其它相关领域研究应用新成果的论文,特别欢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成果的论文。

(33)盆地动力学与能源
召集人:何登发 琚宜文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沉积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结构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成矿、成藏的控制作用,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沉积盆地动力学在沉积盆地的深部构造背景、盆-山关系、沉降机制、充填模式及其对能源、矿产的控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本专题将对以下方面进行研讨:① 沉积盆地的深部结构、过程与盆地形成;② 沉积盆地的构造—气候古地理;③ 多旋回沉积盆地叠合动力学过程与原型盆地演化;④ 叠合盆地复合成矿(藏)系统流体运聚及其资源、能源效应。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机制的盆地动力学进行综合研讨,通过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充分融合,推动我国盆地动力学研究的进步。

(34)活动断层、深部结构与地震
召集人:徐锡伟 丁志峰 刘保金 徐浩德 张中白 张世民
      活动断层是潜在的地震震源,也是地震灾害源。活动断层的地表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是深入理解长期滑动习性和地表破裂型地震复发模型;活动断层的深部结构和深浅构造几何结构配置关系是构建地震构造模型,认识发震机理、地震动态破裂过程和地震灾害分布特征不可缺或的物理元素。本专题强调地质与地球物理结合、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结合、静态的地壳结构与运动状态的观测相结合、野外考察与数值力学模拟相结合,展示综合研究活动断层地震破裂习性、复发模型、地形地貌演化过程、动力学过程、近断层强地面运动特征、变形局部化特征、活动断层灾害带避让、活动断层填图、关键构造部位高分辨率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等综合性研究成果。

(35)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
召集人:郑文俊 张培震 付碧宏 李海兵 袁道阳
      新构造是指自新近纪到第四纪时期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地质构造,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造成岩石(层)的变形,而且直接控制了地形地貌的形成,其最终结果展现于现今地表地貌形态上。新构造的表现形态包括了新褶皱构造、活动断裂带、新造山带、现代裂谷与地裂、活动断块、近代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地震地表破裂等,研究内容不仅包括不同形式的构造变形,还涉及火山、地震及受新构造作用控制(或与构造作用关联的)外力地质作用等。近年来新构造已逐步成为构造地质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十分活跃的新兴分支学科。本专题希望展示新构造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交流在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方面研究的经验和问题,展望学科发展的前景,推动学科的发展。

(36)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召集人:周仕勇 万永革 蒋长胜 张 勇
      本专题主要交流如下相关研究成果:①断裂相互作用及强震发生对周围地区地震活动影响的新方法或典型震例研究结果、远场强震触发或大型工程诱发地震相关研究成果;②强震发生机理及其模拟、地震破裂过程的新方法或典型震例研究结果;③地震孕育环境参数的确定、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活动异常图像识别、地震统计模型、地震危险性预测方法与技术;④地震定位、地震震级、地震震源机制确定、地壳应力场反演的新方法与典型震例。

(37)强震震害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召集人:李亚琦 李小军 薄景山 孙柏涛 温增平 王 健
      从特大地震中获得的强震动观测数据与工程结构破坏资料,为地震动特性及其对工程结构的破坏作用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大震社会影响、震后社会功能快速恢复、地震紧急处置与应对策略等研究提供了案例。本专题主要对以下议题开展学术交流:强震动观测技术与数据处理;强地震动特征分析;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区划;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动特性的影响;地基失效与砂土液化;各类工程结构及城市群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模型实验与设计方法;地震科学普及、地震应急策略、震后恢复、地震保险、灾害管理;历史地震资料研究成果与应用。

(38)互联网+地球物理
召集人:蔡晋安 沈 萍 胡天跃 陈会忠 孙进忠
      互联网技术是地球物理工作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地球物理应用及发展的需要,本专题围绕“互联网+地球物理”的发展现状、主要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讨,主要研讨内容包括:①互联网+地震;②互联网+地质;③互联网+地电磁;④互联网+海洋与环境;⑤互联网+空间;⑥互联网+地球物理物探;⑦互联网+地球物理仪器;⑧互联网+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

(39)现代化GNSS数据及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召集人:耿江辉 乐新安 张 勇 魏 娜
      近二十年来,高精度GPS数据及其处理技术在板块运动、地震、火山和大气等地球科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不但拓展了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也加深了我们对相关地球物理过程的理解。随着GLONASS、BDS和Galileo等类GPS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未来五年内GNSS星座将由上百颗导航卫星所组成,能够提供多种频率(如GPS新增的L5和L2C)和多种类型的观测数据,将进一步提高GNSS定位的精度、可靠性和对大气观测的空间分辨率等,使得我们有机会发现以前不曾发现的地球物理信号,因此能够给相关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带来宝贵的机遇。本专题欢迎各类多系统多频率GNSS数据处理新方法及其在地震监测与预警、海平面变化、板块运动、GNSS遥感以及大气探测(如对流层和电离层等)等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