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二号通知

(20)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
召集人:李惠民 田小波 陈 赟 吴建平 于常青
      地球深部状态与大陆构造格局,岩石圈的物理-化学组成、属性和变异特征及其在深部研究中的应用;岩石圈的深层与浅层结构和构造;地球深部的圈层耦合;岩石圈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岩石圈的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深层过程;地幔对流和大陆动力学模型及相关内容;青藏高原及其周缘深部结构探测;地壳流与高原侧向生长;大陆岩石圈板块俯冲与高原上地幔形变;高院于周缘块体接触关系等等。

(21)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召集人:王世民 蔡永恩
      揭示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演化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根本目标。由于地球内部结构与动力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地球动力学研究需要将理论模型的探索与地震变形场、重力场、地磁场、地电场、热流场、地质构造等多方面的实际观测资料以及岩石力学性质等实验数据有机结合,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本专题旨在交流和讨论地球内部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以下内容:①地球内部结构;②地核和地幔动力学、板块动力学、动力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动力学;③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④构造物理学;⑤地震地质学;⑥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和解析计算方法。

(2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
召集人:刘青松 杨天水 颜茂都 黄宝春 潘永信 杨振宇
      近年来,国内古地磁研究迅猛发展,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方法日益成熟,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在板块构造、年代学、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等方面,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专题包含内容:海洋磁学与生物磁学;岩石磁学与环境磁学;地球磁场变化与地球动力学;磁性地层学与年代学;构造古地磁学与陆内变形,包括东亚主要地块古构造位置、古大陆重建与构造演化及大陆动力学等。

(23)洋陆过渡带结构与演化
召集人:李三忠 李家彪 丘学林 郝天珧 石学法
      洋-陆过渡带(OCTZ)是大陆与大洋岩石圈转换之间的特殊构造地带。狭义的OCTZ指被动陆缘的陆壳明显减薄到洋壳出现的深水区,称为洋陆转换带;而广义的OCTZ则包括活动大陆边缘,至大洋岩石圈俯冲作用所能波及的陆内区域,但其核心研究区域依然聚焦于俯冲带和大陆边缘。本专题将围绕现今西太平洋、东印度洋、和古老造山带中的OCTZ,探讨其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动力过程与机制及其相关的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等。就如上的关键科学问题,热忱欢迎海洋地质界与大陆地质界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界学者前来交流。

(24)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与成矿
召集人:朱弟成 陈 凌 张泽明 曾令森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她由一系列微陆块或地体拼贴而成,经历了复杂的俯冲、增生和碰撞造山过程。她不仅是检验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理想地区,建立和完善大陆动力学体系、大陆碰撞成矿体系的天然实验室,而且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接替基地,一直是世界各国地球科学家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合作与竞争的国际大舞台。本专题欢迎国内外学者展示其在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与成矿研究中取得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内容涉及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岩石圈层圈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青藏高原隆升与成矿作用等多方面。本专题期待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结合与交流,活跃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与成矿研究的学术思想,培养和锻炼新人。

(25)青藏高原及周缘的深部结构、构造变形与地球动力学过程
召集人:石耀霖 张培震 高 锐 王椿镛 赵俊猛 陈永顺 裴顺平
      进入21世纪,全球学者更加重视对陆陆碰撞的研究,认为陆陆碰撞是人们理解板块构造缺失的链条,青藏高原是研究典型大陆碰撞及其深部过程的理想场所和关键地域。青藏高原的侧向生长与深部过程,是了解大陆碰撞作用及变形机理的关键,也是研究陆内造山过程的“金钥匙”。伴随高原扩展生长而形成的边缘山系是青藏高原最新的、正在形成的组成部分,遭受着地壳缩短、水平剪切及垂向形变,不仅控制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且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也是开展地学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舞台。本专题将聚焦于大陆碰撞、青藏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地球动力学热点问题,系统展示在构造变形、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动力学模拟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从事青藏高原壳幔结构与动力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学科交叉和学术争鸣的平台。

(26)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及其响应
召集人:陈汉林 贾 东 郭召杰 林秀斌 吴 磊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是新生代大陆碰撞导致远距离陆内变形的典型代表,其构造重塑和改造极其强烈,形成独特而复杂的构造现象和类型,是解剖中国大陆构造过程和丰富大陆动力学理论的重要窗口,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我国中西部油气勘探。该专题将围绕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深层结构,盆山接合部构造特征、变形过程和变形机制,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和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及其机制开展学术交流。

(27)青藏高原新构造、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
召集人:刘 静 张培震 李海兵 王国灿 张会平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最大、最年轻的造山成因高原,其独特的高原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是构造、气候与侵蚀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新构造活动强烈,活动断裂强震频发。本专题欢迎各学科学者展示有关高原新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内容涉及如高原形成中的新构造、地表侵蚀和沉积相互作用;地表过程、新构造和地球深部动力学的联系;新构造、活动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和动力学研究中的新观测手段、新数据与新模拟方法;历史与史前强地震发生规律与活动构造的关系;构造与气候在高原地貌演化过程中的定量化研究等方面,成为多学科交叉讨论与交流的集结地。

(28)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
召集人:方小敏 孙继敏 李高军 颜茂都 刘 静
      青藏高原的隆升演化长期以来是构造和气候之间的假定联系中心。在印度板块持续北向碰撞高原隆升发育过程中,构造和气候发生相互作用,山地剥蚀隆升、沉积物沉积在山前/间盆地中、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发生调整等。因此,多元的构造和沉积记录,包括盆地沉积物序列和山地剥蚀序列等,为认识区域构造演化、风化剥蚀、气候变化和地表变形等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约束。本专题欢迎所有有关高原及周边地区构造演化、风化剥蚀和古气候变化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29)南北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召集人:雷建设 谢富仁 陈棋福 何宏林 梁春涛
      南北地震带又称为南北构造带,其地表地质活动、深部地球物理场及动力过程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自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以来,在南北地震带相继发生了汶川、玉树、芦山、鲁甸等地震,特别是2015年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尼泊尔8.1级地震,并伴随有腾冲火山作用。因此,研究南北地震带的构造特征、强震活动及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题涉及的主要主要科学问题包括 ① 南北地震带及周边地区的构造变形与深部地球物理特征;② 地震序列活动、破裂过程、同震响应、震后效应、应力触发及强地面运动、构造应力场与地震的关系等研究新结果与新认识;③ 腾冲火山作用的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证据;④ 南北地震带深层相互作用及动力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