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二号通知


(10)深部地幔物质成分与结构探测
召集人:张志刚 赵 亮 李 娟 邓力维 毛 竹
      利用多学科手段共同获取原始观测资料,通过正演模拟、反演求解以及实验与理论研究,提高对地球深部物质成分与结构特征的认识,是本世纪地球科学深部研究倡导的天然实验室模式,需要地球物理学、矿物物理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计算动力学等多学科的协同推进。本专题将针对深部地幔的重要科学问题,组织学术报告,突出认识包括地幔转换带在内的深部地幔的结构特征、物质组成及热异常等问题;同时注重地球物理探测、高温高压实验以及理论模拟等不同方法学的研究,追踪该领域多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为认识深部地幔形变,热化学不均匀结构以及对流尺度等问题提供多学科深度融合的探讨平台。

(11)花岗岩成因与大陆地壳演化
召集人:吴福元 徐夕生 马昌前 陈 斌 王 涛 杨进辉 王 强 黄小龙
      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镁铁质岩石(统称“花岗岩类”岩石)是构成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陆形成、演化的标志物,且形成于各种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中,蕴含着探索大陆动力学的重要信息。花岗岩成因是地质学中永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其与大陆地壳生长、岩石圈演化及区域构造发展等之间的关系,更是成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年的研究进展和争议集中在:花岗质岩浆形成的温压条件、分离结晶与高分异花岗岩成因、巨量花岗岩发育的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背景、花岗岩就位构造机制、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及分异和再造、花岗岩与壳幔相互作用、花岗岩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等。本专题将重点交流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研讨存在的问题。

(12)板块会聚、板块俯冲与造山过程
召集人:林 伟 李三忠
      造山及其相关的构造作用将地球深部的岩石揭露至地表,为我们认识地球的结构提供了一把有效的钥匙。我国是一个造山带非常发育的国家,成山类型多样,造山过程复杂;既有俯冲型,又有碰撞型造山带;既有增生型,又有陆内造山带。伴随这些造山过程,很多造山带展现出板块会聚、板块俯冲和碰撞等整个造山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地震的带状分布、强烈的挤压褶皱、前陆盆地、岩浆活动、卷入俯冲岩石的折返等构造现象组成了完整的造山体系,为研究板块相互作用等造山过程和机制提供了良好契机。本专题欢迎针对造山过程的研究的进展报告,包括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地震学、数值模拟等地球科学学科,从而对探讨俯冲造山过程的演化历程。

(13)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
召集人:刘少峰 孟庆任 李 忠 杨永太
      沉积盆地作为大陆地壳表面发育的一种重要构造单元,其形成和演化受控于岩石圈(或地壳)变形、深部地幔活动及地表地质作用。盆地沉积不但记录了古气候和环境演变,而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区域大地构造作用过程,因此,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结合研究长期处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最前沿。本专题将在我国近年沉积盆地研究基础上聚焦如下几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① 沉积盆地精细的年代-岩石-地层格架及其反映的地表过程与地壳变形(或深部构造)耦合;② 沉积盆地(大型克拉通内盆地和大陆边缘盆地)及其深达岩石圈地幔基底的3-D精细结构和盆地成因;③ 俯冲、碰撞造山背景下的盆山系统演化与动力学(以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的关闭过程为例);④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动力成因关系。

(14)造山带深部过程
召集人:刘 焰 许 成 丁 兴 贺日政
      本专题由来自地表地质观测、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数值模拟、地球物理观测与解释等方面的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观察造山带深部地质过程,共同研讨造山带深部地质过程,相互启发,试图围绕共同的研究对象展开学术争议,进一步提升对造山带深部地质过程的认识程度。

(15)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
召集人:吴元保 刘晓春 宋述光 闫 瑧 董云鹏
      在东亚大陆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中亚造山带、中央造山系以及特提斯造山带。中央造山系东起苏鲁-大别山,经秦岭造山带,西接昆仑和祁连山,是中国乃至东亚大陆最主要的拼合带,经历了中国南北陆块群长期、复杂的多块体拼合过程,既是国际地球科学最前沿领域之一,也是解决国家资源能源危机的根本。不仅是中国大陆最主要的造山系和成矿域,而且控制着造山系南北两侧成盆和成藏。本专题将基于近年来关于苏鲁-大别、秦岭、祁连、昆仑及其邻区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研讨中国大陆南、北陆块群之间长期、复杂作用过程中的构造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床学等丰富地质记录,深入探讨多陆块之间增生、俯冲、碰撞造山机制与过程,乃至东亚大陆的形成演化。

(16)华南大陆构造
召集人:王岳军 舒良树 颜丹平 冯佐海
      华南大陆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也是我国大地构造研究的经典地区,是开展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也是认知东亚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更是学术争鸣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现有资料表明华南不仅具有元古代变质基底,经历了新元古代碰撞拼贴和古生代的多期造山作用,以及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变等不同演化历史,受到周缘构造域的多重影响。近年在扬子周缘及华夏内部新元古代构造格局及其与罗迪尼亚的关系,主要变革时期的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特征、燕山期东西部构造差异演变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对华南的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石学、年代学和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林人瞩目。本专题将重点交流上述研究成果,并研讨其存在问题。

(17)中亚造山带与成矿
召集人:徐 备 王 涛 王 博 秦克章 刘永江 王 瑜 蔡克大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也是最大的成矿域之一,具有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在全球大地构造研究领域中一直被列为研究热点地区。本专题将汇总近年来该区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和矿床学等方向研究成果,展示从新疆、甘肃到内蒙古及东北的广大地区内的新发现和新认识,为研究中亚造山带的学者提供一个观点交流、思想碰撞、共同提高的学术平台。

(18)地球深内部主要圈层结构
召集人:孙新蕾 陈 凌
      地幔作为联系地壳和地核的纽带,是地球内部动力系统的中枢。地幔内部结构和物理化学状态的不均一性是产生地幔对流的原因,是板块运动、地幔柱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并记录了地球内部动力过程的构造印迹。地幔内部不均一性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其结构的分层性,即地幔被介质物理和/或化学性质随深度强烈变化的若干界面所分隔,形成层圈结构。除了人们熟知的壳幔边界、岩石圈-软流圈界面外,还有四个重要地幔界面的性质及其在地球动力演化中的作用已被学界广泛关注,即核-幔边界、地幔过渡带界面(410-km和660-km间断面)和岩石圈内部不连续面(MLD)。这些界面的形成往往与地幔矿物物理相变、化学组成改变或构造作用紧密相关,界面处地幔结构和物质组成的显著变化不仅会阻碍或促进板块俯冲、地幔柱上涌等深部过程,甚至改变地幔对流模式,而且对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稳定性和构造演化产生深刻影响。本专题聚焦于地幔内部主要界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理解认识地幔动力学中的作用,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新的研究生长点。

(19)核幔边界、地核结构及其动力学
召集人:孙道远 孙新蕾 黄海军 倪四道 吴忠庆
      核幔边界及其附近是地球内部结构最复杂,动力学过程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核幔边界及内外核边界之间热和成分对流驱动并维系着地核发电机的长期运转。认识核幔 边界以及地核的结构特征、物质构成和热力学状态,对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动力学演化机制和过程有重要意义。本专题将邀请地震学、矿物物理学、地球动力学以及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投稿,通过多学科不同数据的观测、分析和比较,高温高压实验或者理论计算以及动力学模拟等对以下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进行探讨:核幔边界异常体的结构和成因,地核结构和物质组成,核幔物质交换,地幔柱起源,俯冲板块的最终归宿,地球发电机模型等。